• 43阅读
  • 0回复

《大决战》人物语言赏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03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决胜杯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影评征文竞赛

《大决战》人物语言赏析
李西岳
如果说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那场空前绝后的历史决战,才使那些有时代特色的历史人物令后人有口皆碑;那么应该说,编导们潜心创造了电影《大决战》里众多丰满鲜活的银幕形象,才使那些历史人物在鲜明的个性色彩中,呼之欲出。而人物语言,在这种创造中功不可没。
以下归纳几个人物的语言特征,以窥斑见豹。
生动活泼。毛泽东把淮海战役的“60万对80万”比喻成一锅“夹生饭”,宁可“押”上国家和军队的命运,也要把它“吃”下去。决战态势是严峻的,而他形象的比喻却使军委作战室紧张的气氛变得宽松,众常委的脸也减少了几分严肃。“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一场扭转全国局势的空前决战就在毛泽东的“喜笑怒骂”中拉开了帷幕。《平津战役》中,毛泽东与周恩来、傅作义等谈到渡江作战时说:“谈得好,部队唱着歌过去;谈得不好,开着炮过去!”简短几句话,便把毛泽东敢于驾驭战争、赢得战争的雄魄,先声夺人的语言魅力及诗人的浪漫气质,给观众留下生动而深刻的印象。
简洁明快。东野刚入关,指挥部一片忙乱。刘亚楼朝工作人员发火:“怎么搞的,到现在还是乱七八糟的?”罗荣桓却耐心地说:“他们也是刚到嘛。”林彪则目不斜视直奔地图:“各纵到达什么位置?”一场短戏,三个人物各一句台词,各自的身份、性格都跃然银幕了。刘亚楼快人快语,罗荣桓善解人意,而阴冷孤僻的林彪脑子里装满战争,而不是眼前的环境。
幽默谐趣。丁小二是这样叙述自己当兵过程的:“我在车站上卖鸡蛋,车上一个排长叫我把篮子举高点,我踮着脚举上去,他顺手把我提溜上车,给我脑袋上扣了一顶军帽,我就当了国军了。”丁小二虽是群众演员,但他有名有姓,直接参与剧情并与主角发生关系,他幽默谐趣的语言形象地道出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军队面临的溃败,使观众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婉转含蓄。《平津战役》中,傅作义和女儿傅冬菊一段对话很耐人寻味。傅作义:“你那边有认识的人嘛?”冬菊反问:“哪边?”傅作义:“那边。”父女俩,一个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个是中共地下党员,用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方式对话,含蓄地向观众交待了父女微妙的关系和彼此复杂的心态。
言者,心之声也。作为电影艺术虽然有诸多塑造人物表达感情的手段,但语言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其它手段所不能取代的。首先要让语言个性化。《大决战》不仅塑造了众多的群体形象,也创造了典型的个体语言,说一人肖一人,各有各的腔,各有各的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而不腻,短而不淡,从某种程度上给历史巨片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