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高层人士谈质量“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05
第2版(经济)
专栏:

高层人士谈质量
“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姬乃甫 吴锦才
9月2日上午,日理万机的朱镕基副总理从外地返京,风尘仆仆地赶到钓鱼台国宾馆17号楼,参加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一)
参加会议的高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应该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出来。他们认为,要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速度是战略问题,质量也是战略问题。质量问题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想,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经济工作的老前辈、现任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会长吕东说,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从长远的、战略的眼光看,应当提质量立国。国家计委副主任盛树仁则建议,把“质量第一”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天津市副市长李慧芬、上海第五钢铁厂副总工程师徐明华提出,质量工作必须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与会企业家们的切身体会是,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产品就上不了市场,失去市场企业就要倒闭。国务院经贸办副主任兼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徐鹏航说,质量不高,产品卖不出去,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都成了一句空话。上海市副市长顾传训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工作时,要求上海把质量问题放到突出位置上来抓;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时,提出质量是上海的生命。把质量提到跨世纪战略方针的位置上,非常必要。
(二)
这次研讨会,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大家对解决质量问题,都有一种紧迫感,再不重视质量问题,我国经济建设就要受阻,就会愧对人民,无颜世界。我国每年仅因产品制造过程一次合格率低就要损失2000亿元左右,而广大人民因商品质量问题而受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甚至因此而付出宝贵的生命。国务院经贸办副主任王忠禹在会上提出,要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走质量效益之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
研讨会对当前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质量观念、质量工作也必须做相应的转换。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认为,抓质量工作,使用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更主要的是要靠市场机制来解决质量问题。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同志在发言中说,实施质量战略是企业走向市场的保证。市场是商品质量最无情的检验者,优者胜,劣者败。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的考验。
经贸部副部长吴仪发言说,关贸总协定对恢复我国缔约国地位的审议阶段已初步结束,一旦恢复我国席位,对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将有很大促进。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拿什么去竞争?产品质量是个关键。同时,外国的产品也要到我国的市场上来。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不仅在国际市场站不住脚,国内市场也要受挤。
竞争,公平竞争,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竞争力的强弱,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研讨者认为,所谓人的素质问题,应包括科技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因科技文化素质低而影响产品质量,这是个需要长期不断提高的问题,但目前首先应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生产者要有起码的做人道德。古人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要对生产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少人发言认为,抓质量问题,一定要两个文明一起抓,精神文明教育对解决质量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华北制药厂厂长陈贤丰说,他们厂生产的药品之所以质量有保证,很重要的一条是抓了全体职工的质量第一的教育。一年生产数以吨计的药品,保证每一粒、每一针质量都不出问题,没有几千名职工每人都良心十足地辛勤工作,配方、设备再科学,再先进,质量也不能保证。大量不需用高精尖科学技术完全可以保证质量的产品,为什么质量问题老是解决不了呢?就是经营者和生产者思想道德的问题。
代表们用大量事实反映了企业质量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设备落后,工艺落后是影响质量上水平、上档次的重要原因。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竞争能力,国家必须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还必须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组织贯彻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向国际惯例接轨。
最近,新闻媒介报道了伪劣药品致人死命的事件,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严重关注。与会者指出,假冒问题,并不是一般的质量问题,而是违法乱纪,以致图财害命的问题。对造假药卖假药这类不法分子,必须绳之以法,予以严厉打击。
(三)
我国当前的形势对于提高质量具有哪些优势呢?我国经济界另一老前辈、现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在他的书面发言中,分析了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我国正在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市场竞争的胜负关键取决于质量,因此质量问题必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二是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国营企业有了一种危机感,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好经验;三是明年我国如果恢复关贸总协定的席位,在中国产品平等地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国外产品也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国内企业将自愿或不自愿地非提高产品质量不可;四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经营机制在转换,政府职能在改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五是今年初开展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唤起了全民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增强了生产、销售企业的质量责任感。
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说,经济发达国家培植发育市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都是十分可贵的。发达国家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来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利用“后发效应”,可以不再重复他们的发展过程。同时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行政管理,集中统一的优势,积极主动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努力,我国的社会质量保证体系是能够建设好的。
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国营南京无线电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大企业的领导,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他们对质量问题的看法和抓质量的经验体会,认为我国的质量问题能够解决好,关键在于真抓实干。
参加会议的一些高层决策人士提出,当前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提高质量:一是坚决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二是任何一个部门、地方,都要正确对待来自质量方面的批评和曝光,护短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质量万里行要再行起来,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三是当前要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当中心工作来抓,报上要宣传,各地要认真搞好这项工作,商店要对卖出去的产品实行“三包”;四是技术改造资金要真正用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上,不要再重建项目了,不要再扩大生产能力了,政府部门不要再搞“首长项目”了。要集中精力把质量搞上去。
与会人士认为,由中国质协、中国科协、质量万里行组委会、社科院工经所主办的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名符其实的高层次质量研讨会,并希望研讨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