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注重实绩 公平竞争 黑龙江万余农民走上领导岗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0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注重实绩 公平竞争
  黑龙江万余农民走上领导岗位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周晓冰)前不久,在黑河市达斡尔族、满族乡人民代表大会上,傲蕾·锁志以满票再次当选为乡长。在这之前,他曾是坤河达斡尔族村的党支书,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是凭实绩——把自己所在的一个落后的村子建设成全省文明村而被群众选为乡长的。
像傲蕾·锁志这样直接走上领导岗位的农民,目前在黑龙江省已有12100人,占全省乡镇在编干部的23.5%。
黑龙江省选聘农民干部的特点是:公平、竞争。选聘自下而上,各方面条件公开,机会均等,透明度高。经过自荐,群众评议、文化考核、政治审查等反复筛选,基本上保证了“庸人上不来,能人漏不下”。
省人事厅提供的一组数字也证实这个现实:全省乡镇合同制干部已有21%左右进入党政领导班子,50%以上成为中层领导骨干,22%的人获得初、中级技术职称,22.3%的人或其领导的单位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单位(或个人),50%以上已被连续聘用6年以上,被停聘解聘的只占3.5%。
为了培养、使用好这批合同制干部,黑龙江省明确规定,除户口、口粮和本人身份三不变外,他们享有同国家干部一样的福利待遇:按现任职级核定工资标准,工作需要而本人又具备条件,可以打破所有制界限,予以晋升和提拔。一些市、县大胆地把合同制干部提拔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位置。一些市、县把一些学有专长或有培养前途的合同制干部调到县委、县政府机关,锻炼他们的宏观管理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