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最浓是乡情——记衡阳市政府高级顾问吴亚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08
第4版(要闻)
专栏:

最浓是乡情
——记衡阳市政府高级顾问吴亚伦
本报记者舒瑜
夏日的余辉把衡阳雁城宾馆染成一片金黄。临窗远眺回雁峰,吴亚伦先生不禁潸然泪下:“孤雁,终于回来了……”
这是吴亚伦先生第一次到湖南衡阳。在40多年的海外飘泊生涯中,他常常想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情景。而今,终于踏上了祖辈居住过的这一片土地,拥入他怀的不再是凄凉的荒野,而是宏伟的建设场面、良好的投资氛围和浓浓的乡情。
7月29日,在雁城宾馆会议室里,吴先生作为国际ke集团澳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澳门意大利建筑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同衡阳市副市长钟名智、市国土局局长康扬荣,在一份合同书上签了字。他投资10亿港元,开发衡阳市西部一块面积为100万平方米的新区,进行旧城改造,建设商业、住宅等综合设施。
签字仪式上的掌声响成一片。吴先生抓过话筒,又宣布了一项新决定:“捐赠港币100万元,作为衡阳市政府的奖励基金!”掌声再次响起。这掌声是对海外游子的赞许和欢迎。
不久,衡阳市一位官员郑重地告诉他:“市政府已作出决定,再拨出88.88亩土地,供吴先生无偿使用70年。同时,聘请吴先生为市政府高级经济顾问。”
吴亚伦先生的眼眶湿润了。这个与商品、金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感受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他当即表示:“好!我要在88.88亩土地上办工厂,所得收益全部赠给衡阳市,用于发展公益事业!”
发展祖国的公益事业,是澳商吴亚伦先生多年奋斗的目标。人们透过一份份合同书、一片片建筑群,分明看到了吴先生那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
1989年8月18日,海外一些投资者有的从中国撤资毁约,有的足将进而迟疑。吴亚伦先生却快马加鞭,第一个闯进珠海西部,投资3.3亿港元,开发建设占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的白藤湖度假中心“翠湖居”。
随后,他风尘仆仆赶到广东中山市,投资4.4亿人民币,帮助建设占地300亩、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中山第一城”。
今年3月,他辗转长沙等地,与湖南省有关部门签订协议,计划投资几十亿港元,开发占地面积为83公顷的水陆洲。他要在毛泽东60多年前“指点江山”的这处“风水宝地”,建起高达38层的五星级酒店、游艇码头、水上飞机场、直升机场、度假别墅村,使之成为国际旅游娱乐中心……
今年8月,他又赶到顺德、昆明,洽谈新的合作开发项目……
46岁的吴亚伦真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大雁。在内地奔波的这些日子里,他几乎没有一天能在凌晨两点前就寝。连他的年轻助手——一位有着运动员体魄的大汉,都觉得“跟着吴先生真累”,说吴先生工作起来活像“拚命三郎”。
吴亚伦先生依然继续他的海外与内地之间的“穿梭飞行”。他还屡屡铺路搭桥,带动更多的海外游子和外商投入中国的经济发展浪潮。他自豪地说:“我这只雁,血管里流淌着华夏子孙的血,就应该在华夏的土地上飞得更高、飞得更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