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相聚在天安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0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相聚在天安门
  本报记者 卢新宁
酷暑过后,北京进入了最迷人的季节。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迎来了一批值得尊敬的客人。
九月八日上午十时,一百五十多位全国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作为国家教委、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的嘉宾,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饱览天安门广场的雄姿。
城楼上,来自云南的景颇族汉子岳大把手中的相机拿起又放下,似乎不知该拍哪一处景致。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他坐了一天一夜的汽车赶到昆明。少言寡语的岳大是三尖山下妇孺皆知的重教模范,他带领全村人在贫困落后的山寨里建起一座四层高的教学大楼。
八十岁的白方礼老人笑着,背靠汉白玉栏杆,面向紫金色城楼,老人要摄下这珍贵的瞬间。这位天津市河北区运输公司退休老工人,从一九八七年起,靠蹬三轮向教育部门捐款二点七万多元,这笔钱意味着老人要蹬车五点五万多公里,比绕地球一周还多。同行的代表们争着和这位可敬的老人合影留念。
在庄严的殿堂里流连,到处是兴奋的笑脸。而欢乐的人流中,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第一中学教师乌云却静静地独自站着。这位日本孤儿献身中国教育事业的事迹曾打动了不知多少人。这次她是作为特邀代表参加这次活动的。她向记者讲道:“国家对尊师重教先进人物的表彰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要是有更多的人关心教育那该多好!我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但我不想离开学校。”
在代表中,最活跃的要算北京章光一○一毛发再生精厂厂长赵章光。为参加这次活动,赵章光推迟了去希腊作技术咨询的日程,“我参加过不少活动,也得到了一些荣誉,但我仍感到今天能作为尊师重教先进人物登上天安门意义不同寻常,我很自豪!”迄今为止,赵章光已向教育事业捐款五百六十多万元。
欢声笑语,真情流露。为了对教育事业共同的爱,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代表们相聚在天安门城楼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