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德国外交新动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12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国外交新动向
刘华新
两德统一后,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经济上的巨人”是否也会逐步成为政治上的强国?8月22日,德国外长金克尔对报界发表谈话称,德国对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感兴趣,使这一问题再度为人所关注。
统一之后,德在下列领域作出了努力。
联合法国,力促欧洲统一,进而建立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提高在欧洲事务中的发言权。去年12月,德国联合法国,全力推动以欧洲经贸联盟和政治联盟为内容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获得通过。今年6月初,丹麦否决马约后,德国总理科尔坚决主张马约既不容重新谈判,亦不容修改。在国内,德国政府正在抓紧对基本法作出“必要的修改”,以使马约在爱丁堡欧共体首脑会议前获联邦议会批准。
德国也是欧共体扩大政策最积极的支持者。它力主明年初就欧共体吸收奥地利、瑞士、瑞典和芬兰问题开始谈判,并明确支持挪、波、匈、捷加入。在东欧诸国未加入前,德国通过签订友好合作条约、提供经济援助和大量投资,使自己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大大增强。
建立全欧安全秩序是德国外交的另一努力方向。前外长根舍今年4月发表“从温哥华到海参崴”的演讲,提出应以联合国精神将欧安会建成一个欧洲联盟内的“小联合国”。在不久前的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德国提出和支持的关于加强欧安会预防冲突和应付危机机制的许多建议被采纳,为欧安会具有“行动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造北约方面,德国表示支持北约建立快速干预部队,并在其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在建立欧洲独立防务方面已经迈出新步伐:人数为3.5万人的德法军团今年5月已经正式宣布开始组建。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也力图有所作为。德国已经开始参加“蓝盔行动”。不久前,人数近四百、包括一艘驱逐舰三架侦察机在内的部队被派往亚得里亚海,参与对前南斯拉夫的禁运监督。德国既被美国称为“领导伙伴”,又与日本不断加强政治、经济合作。
但是,德国的迅速崛起并不是一件不受制约的事情。在国外,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许多欧洲国家,首先是德国的邻国对德国疑惧较深。统一后的第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德国单枪匹马率先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招致激烈批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表明协调利率意向的经济宣言墨迹未干,已经数度提高利率的德国再次将贴现率调高到战后最高水平,再犯“众怒”,被指责为“固执”地体现“自主意识”。德国加入安理会的要求也一直未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在国内,“各党都有人反对波恩的欧洲政策和反对取消马克”,朝野各党对德国出兵境外是否违宪及如何修宪仍争论不休。东西部地区的“内部统一”还远没有完成。所有这些表明,德国虽正大幅改变过去“谦恭的外交追随者”姿态,但要真正成为未来的政治大国也并非易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