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到鹿乡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11
第8版(副刊)
专栏:

到鹿乡去
伍杰
会议已经结束了,剩下的是后天乘飞机回北京。但是,热情的主人一定要我们到鹿乡去看鹿,看看双阳县第三鹿场。
几年前,我曾到别的鹿场看过,当时印象很深。鹿儿,善跑合群,胆小怕事,随和温顺;全身是宝,却无私无欲。养鹿有学问,也十分辛劳。那么,双阳鹿是什么样儿呢?
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净月潭。这里是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它由树、由水组成。森林紧围着一个碧透的湖泊。那湖像是在万绿丛中镶嵌的一颗大大的蓝色宝石,出奇的美妙诱人。我们游森林公园,主要是游湖。游艇似一叶小舟,在宽阔的湖水里飘来荡去,真使人心旷神怡。看那景色,水是碧绿的;水连着周围的森林,森林是绿的;蔚蓝的天,天也是绿的。三种绿色,三个层次,调配和谐,组成了一幅奇特秀丽的水光山色画,好美啊!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受着绿的洗礼,不是一种超然的享受么!主人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得意地笑笑:“这不是春么?!长春春常在,你信吧!”我点点头,情不自禁地笑了。
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走出了森林公园,直奔鹿乡看鹿。
双阳梅花鹿这个名字,就使你想到梅花,想到美。你看那鹿,在那淡黄色的茸毛中,夹杂着无数圆圆的如五分硬币大小的白色斑块,远远望去,像梅花一样美丽,一头鹿就是一树活动的梅花。鹿的海洋,梅花的海洋,谁不迷醉呢?!这双阳梅花鹿,是双阳人自己培育出来的鹿类新品种,产鹿茸多,比别的品种高出一倍,这鹿已誉满全国,各地都向他们索要种鹿,这里已向外地输送了2000多头。
踏进鹿场,迎接我们的,除了那移动着的梅花花海,还有场长韩坤。韩坤是这“梅花”的培育者。从他的言谈话语上,可以看出他的精明能干,你会自然想到他爱鹿,爱养鹿事业。他不是双阳人,1963年在吉林农大毕业后,就分配到这里来工作了。一蹲28年,没有挪窝。先是当技术员,由于成就大,后来当了副场长、场长。他在家乡结婚后,把爱人也请到这里来了。他们在这块养鹿的土地上生儿育女。他把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养鹿事业。他创造了奇迹,使每头梅花鹿的鹿茸产量比别的品种高出一倍,先后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还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从1991年起享受每月1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
他对鹿太熟悉了,讲起来如数家珍。不信你听听:鹿么!是懂事的,它们通人性,你养它,对它好,它便会听你指挥调遣。这是一门科学,要有适应它们生活规律的科学管理和饲养办法,这样才能高产,它们才会作无私的更大的奉献。鹿一身是宝,其中最重要的是鹿角,也就是鹿茸。鹿茸每年七八月都要割,年年割,年年长,不割就会骨质化,也就失去了价值。割它的角要流血,是痛苦的,但它任人宰割。一头鹿平均每年产鹿茸2.5公斤,约值5000元。一头鹿平均可活10年,产茸值5万元。它们生活随和,要求极低,最好的饲料是柞树叶子,没有那么多树叶,便只好吃玉米秆。也许,奉献是它们的天性。他越说越开心,把鹿人格化了,大概是太爱鹿的缘故吧!
一树树活动的“梅花”,它们瞪着发亮的铜铃般的大眼睛望着我们,在惶惑中带着探索和询问,在不安中带着几分亲昵。真是一些可爱动物。它们在这山野,默默无闻地生存,吃着树叶、野草,并不知道自己生存的价值,生产出来的却是举世珍稀的补品。从不喧闹,从不纷争,从不炫耀自己,只是无私无求地默默奉献,多么可贵的奉献精神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