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竞争带来共同发展——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异军突起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13
第2版(经济)
专栏:

竞争带来共同发展
——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异军突起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 程敏
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为什么成交额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记者调查了几个市场并从有关部门作了了解,发现竞争带来了共同发展是个主要原因。
商品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和开放,这在十大市场十分突出。十大市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同场营业,地位平等,公平竞争,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国有商业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多国有合作商业把压力变成动力,端正经营思想,转变经营方式,始终在市场上处于主动地位;但是也有少数国有商业在竞争中阵阵败退,失去了唱主角的地位。同属十大市场的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和沈阳市五爱小商品市场就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去年成交额居十大市场榜首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国合商业一开始进场设摊经营,便遇到许多个体摊户面对面的不留情竞争,一度处境难堪。但是,他们及时转变“独家经营”、“包打天下”的旧观念,转变经营方式,改善服务态度,除进场设摊和委托代销外,还成立小商品批发公司、采购供应站,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的1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商品代理业务,同时在全国建立了18个小商品批发分公司,对个体经营者既批发给商品,又帮助推销产品,使市场辐射全国各地。现在,这个市场中,国合商业和个体摊户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朋友,互通有无,联合扩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市场越办越兴旺。
相反,沈阳五爱小商品市场的国有商业缺乏竞争意识,依旧是老观念老做法,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晚出摊,早收摊,结果不敌个体户,纷纷撤离摊场。到去年底,这个市场5000多个摊位中,国有和集体商业所占比重由原来80%下跌到5%以下,而个体摊位却由只占20%上升到95%以上。
十大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形成了交易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等各种商业谁在竞争中占优势,谁的主体作用就突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国合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就发挥得好;浙江绍兴县轻纺市场、江苏吴江市东方丝绸市场,集体、乡镇企业的主体作用很突出;沈阳五爱小商品市场、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山东寿光县蔬菜批发市场,个体、私营企业的主体作用很明显。尽管交易主体多元化,但是十大市场的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也不是“蚂蚁啃骨头”,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市场出现了交易活跃、渠道畅通、购销两旺的好势头。
十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显示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依靠多种经济成份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旺发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商业怎么办?这是一个新课题。实践证明,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不能靠限制别人来维护地位,只能靠竞争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首先要转变商业姓“官”、政府姓“统”、市场姓“资”的旧思想,如果不跳出国有商业独家经营的旧框框,再被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束缚住手脚,就会在竞争面前束手无策。
十大市场中有个体工商户参与经营,市场就热闹。事实说明,个体、私营经济不再是“尾巴”了,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现在在各种经济成份中比例很小,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要发展的,只有像义乌小商品市场那样,国有商业同个体户既竞争又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