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大山作证——记新乡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吴金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大山作证
——记新乡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吴金印
曹生旭 马柏元 张俊榜
“这里峰峦叠嶂,沧河环绕,乱石滚滚,一片荒滩。为改变山区面貌为民造福,在党委书记吴金印带领下,全乡17个村的人民群众大干苦干,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终于在山区开创了小平川。”
这是在太行山东麓的大山崖壁上镌刻的一段碑文。
这石碑,是纯朴的山民们在事隔近20年后自发刻下的。它印记着当年羊湾凿洞造田艰苦创业的历史,记载着河南省新乡市劳动模范、卫辉市唐庄乡党委书记吴金印的业绩。
吴金印和农民群众有着淳厚的感情。他先后工作过的地方有狮豹头乡、上乐村乡等五六处。老吴把自己比喻为一只蛋鸡,他说:“吃人民的,喝人民的,不给人民下蛋(办事),人民要你干啥!”
太行深山区的狮豹头乡,方圆150多公里,共有260多个自然村,2万多口人,分居在2600多道岭、2700多条沟的山窝里,90%以上的人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饥饿、贫穷世世代代缠绕着山里的人民。
在这草不萌、树不发的太行腹地,改河造田谈何容易。但是,吴金印坚信: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一场历时5年治理沧河、改造山区的巨大工程拉开了帷幕,3000多名民工开进了茫茫沧河滩。吴金印带领干部和民工在这里搭起了草庵,和大伙一道抡锤挥锹,拦河造田。夏季的烈日把沙石烤得滚烫,灼得使人睁不开眼;冬季的寒风将沙石冻得坚如磐石,一锤砸下去只有一个白印。开山打洞,三人一盘钎,按规定一天要打八尺深,可吴金印他们三人一天却打了一丈二。
一次,羊湾的打洞圈口工程进入了决战阶段,大洞的东口圈胎刚刚砌好,一场大雨倾盆,山洪一泻千里。如不冒雨加速施工,圈胎将会被洪水冲垮。就在这时,吴金印和施工队长阎玉礼登上圈顶,冒险抢修。这时一块巨石从山顶呼啸而下,咣当一声落在了吴金印的面前。民工们都劝吴金印离开洞口,他却笑着对大伙说:“没啥,如果我真的被砸死了,就把我埋在洞顶的山上,让我看着大伙把洞圈好。”吴金印和民工们一起卷起裤筒,赤着脚,在汗水和雨水交融中,整整苦战了48个小时,胜利地完成了圈洞任务。
吴金印就是这样和山里的群众一起,一钎一锤,一镐一镢,整整苦干了5年。5年间,他们打洞3个,修高标准山区柏油公路10多公里;修顺水坝、迎水坝42条,修绕山渠21条,闸沟造田、裁弯造田、改河造田2000多亩。这些年,无论吴金印走到哪里,群众都亲切地喊他:“咱们的老吴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