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昙花一现的“喜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21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昙花一现的“喜讯”
本报记者 张启昕
9月14日,德国中央银行宣布降低利率,对世界金融市场是个喜讯。在美国纽约的股票、外汇市场,当天的道—琼斯股票指数一下子上升70.52个点,升幅为2.13%;美元对德国马克的汇价从1比1.4495上升到1比1.4845。
美国财政部官员也积极评价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会减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动荡。但是,这个喜讯犹如昙花一现。一天之后,道—琼斯股票指数又大幅下跌48.9个点,美元汇率虽未下跌,但前景渺茫。此间舆论指出,金融市场的反复无常仍与德国的利率居高不下密切相关,特别是德国中央银行这次降低利率的幅度甚小,短期贷款利率只从9.75%下降1/4个百分点,长期贷款的贴现率只降半个百分点,两者的利率仍居9.5%和8.25%的高水平,而且人们对德国是否继续降低利率期望不大。
当前,德国的利率与美国的利率之间差距十分悬殊,从贴现率来说,前者为8.25%,后者为3%,相差5.25个百分点,这对美元地位极为不利;在外汇市场上,出现了马克坚挺和美元疲软的明显对照,而且这种局面看来一时还难改变。
据此间专家分析,德国中央银行维持高利率,既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又是为筹借资金,应付德国统一后出现的财政拮据局面。因此,虽然美国和西欧国家一再向德国施加压力,要它降低利率,但德国中央银行却纹丝不动。这一次虽作了一个降低利率的姿态,但降幅太小。
德国的高利率对美国的影响尤甚。首先,除了使美元地位虚弱外,还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华尔街日报》指出,德国的高利率使西欧国家纷纷提高本国的利率,从而影响到欧洲经济的活力,而欧洲经济的不景气或复苏乏力,则减少了对美国商品的需求和美国的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汇率低也不可能像通常那样给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带来好处。这无疑是对美国的双重打击。其次,美元疲软造成股市紧张,摆动不定,也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周转余地缩小,很难借助继续降低利率刺激美国经济。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