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阅读
  • 0回复

漫记马莉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26
第8版(周末)
专栏:撷英艺坛

漫记马莉莉
陈竹
记不清有多少个清晨,沪剧演员马莉莉早早起床后,早餐桌上满满摆着的不是丰盛的早点,而是一本本打开的电话簿、通讯录,她得趁那些厂长、经理、工会主任们在家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请对方包场买票。然后,白天再到各厂家去落实送票。有时,她的丈夫、母亲也不得不帮着四处跑腿。
这就是她,一位一级演员在担任了沪剧院演出团团长之后,挑起的一项前所未有的重任,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必赘言。马莉莉是新中国第一代戏曲学院的学员,从艺30多年来,不论是主演《张志新之死》、《明月几时圆》、《红灯记》等几十部现代戏中的女主角,还是扮演难度甚高的经典名剧《雷雨》、《日出》中的繁漪、陈白露,她塑造的舞台形象都给观众留有很深的印象。
今年新春,“马莉莉专场”演出在上海举行,出人意料地在上海戏剧舞台上掀起了一阵热潮。11场演出场场爆满仍然欲罢不能。当她赴京演出时,又连连获得好评。从这次演出专场中的《日出》、《雷雨》片断和新编沪剧《赛金花》、《四季咏叹调》中都能看到她求新的精神,不拘泥于师承,又有不断进取之心。电视向来被视为和戏剧争夺观众的对手,而在马莉莉的专场演出中,化对手为助手,大量使用了电视投影。屏幕上的马莉莉,一会儿是纵马飞驰的白莲花、慷慨悲歌的张志新,一会儿成了聪明伶俐的李铁梅、持重干练的韩英……舞台上的电视投影一一展示了马莉莉在10出沪剧现代戏中扮演的10个栩栩如生的角色,还记录着她的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正是由于她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才创作出《雾中人》这样荣获首届上海艺术节优秀成果奖的好戏,又靠着她马不停蹄地“跑票”,使《雾中人》五进上海的中心剧场,创造了连演180多场的高纪录。
在马莉莉的家中,笔者看到一对活泼可爱的荷兰花兔,原来这是她送给女儿的礼物,终日为演出、为票务奔波不休的她,自然无法好好照料女儿,有时甚至一整天都无法和孩子见面,只能以此来聊表心意。真是不容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