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大河的怀念——回忆王化云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9-27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大河的怀念
——回忆王化云同志
袁隆

为治理黄河作出重大贡献的原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王化云同志,今年2月间与世长辞了。但他的辉煌业绩,却在大河上下流传着。
众所周知,历史上黄河下游是三年两决口。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王化云受命治理黄河。从此,黄河是岁岁安澜,下游40多年不决口,这是历史上的奇迹。在这个奇迹中,王化云出了大力。
在治黄的广大员工中,都认为王化云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个成熟的行政领导人,又是治理黄河专家。王化云从担任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时起,就认真地学习总结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负责整个黄河流域的治理,走遍黄河两岸,向专家学习,向群众学习。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所提的问题,王化云都作了满意的回答。毛泽东称赞王化云“钻进去了,是个榜样”。并亲切地叫他为“黄河”。
化云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紧紧抓住我的手说:下游防洪工程一定要做好,放松不得。还要……上书,快上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是治理黄河的划时代工程。这个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干流最后一段的峡谷间,是三门峡以下黄河干流能取得大库容的坝址,也是唯一能够担负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性枢纽工程。这个工程完成后,可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目前不足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可使滞洪区的中原油田和125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王化云为做好这个工程,不知到小浪底考察过多少次,为小浪底工程说过多少话。值得告慰化云的是,小浪底工程已经动工了。

 1950年初,根据党中央、政务院的指示,组成了统一治理黄河的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王化云为主任、党委书记,我是副书记、办公室主任。
在开封召开各省区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委员会时,王化云提出“要把黄河粘在这里予以治理,决不许它再决口改道危害人民”。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按照黄河河道上宽下窄的特点,对下游采取了“宽河固堤”的方针,培修堤防,改秸柳草坝为石坝,以增强抗洪能力;废除民埝和生产堤,以扩大排洪能量;为防御更大洪水,保证安全,又开辟了北舍堤滞洪区,加修东平湖水库,兴建了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以备分、蓄洪水使用。每逢大洪水时,党政军民一齐上堤严密防守,果然“把黄河粘住了”。
40年黄河不决口,就是贯彻执行王化云提出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加强军民防守的结果。
在这次会议上,王化云还提出:下游要打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传统定论,创建人民胜利渠,开辟黄河下游灌溉的先例,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会后他集中技术力量,进行现场勘测设计,1951年开展全面施工,从渠首引水闸到干支毛渠,一直通到田间、桥涵、跌水,节制闸、退水闸,一气建成40万亩的灌区。
毛泽东主席1952年11月1日视察黄河来到胜利渠。当时农村没有电,也没有机器。毛泽东带领大家用力摇开进水闸,看着被驯服的黄河水灌溉农田,赞许地说:沿黄河每县都有一座引黄灌溉闸就好了。现在下游沿黄各县,不仅建有一座,甚至已有两三座引黄灌溉闸了。黄河流域总浇地面积已发展到9000多万亩,成为旱涝保丰收的粮棉基地。

 为了根治黄河,王化云亲自带领我们黄委会主要干部,走遍了大河上下,收集第一手材料,为编制《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规划》奠定了基础。50年代初我们都没见过水电站,也不知道拦河水库是什么样子。为了学到治河知识,他带我们到东北松花江小丰满水电站参观。之后,我们又到石漫滩、板桥、薄山、南湾以及佛子岭水库工地,学习怎样进行流域规划,怎样选坝址以及组织施工等知识。
为了解黄河,每年冬春,王化云都带我们去黄河中上游的干流和主要支流查勘。1951年为现场查勘晋陕之间的禹门口(也叫龙门)坝址,乘船在急流中逆水而上,船工如不能准确地勾住山上的铁环,失控的木船会像流星一样下滑,碰到山上就会船毁人亡。王化云要船工沉住气,用力上拔,在汹涌的激流中,我们终于看清了坝址情况。

王化云多次查勘黄土高原,寻找治山、治沟的办法,使西北人民富起来。他骑毛驴、住小店,以苦为乐。1953年访问黄土高原时,听说雁北高阳西岭村,有一座兔不藏身、鸟不下落的沙石荒山——大泉山,经过十几年的治理,林茂粮丰,细水长流。还有山西柳林县的贾家塬,黄土沟内有一座20米高的淤地坝,淤出70多方肥沃的土地,年年粮食丰收。这座淤地坝已有200年的历史。一个治山的典型,一个治沟的典型,王化云听到后如获至宝。他亲自带我去查看。我们到雁北已是晚秋,天已冷了。赶到大泉山住进庙里,两位出家人和我们谈到深夜。原来庙地土质太差,很少收成,大雨常把窑洞冲塌,逼得不能活,但也没有去处,便在山腰先挖一条沟,雨水进沟分向两边,保住了窑洞安全。要生活就要有水。为把水留下,他们想法挖“鱼鳞坑”植树。18年挖了900多个鱼鳞坑,坑里蓄水保土,树木成林。对较平地块,修成梯田,或挖成沉沙池造田,或修成蓄水池浇地,使之池池相连。大泉山有32条沟,他们沟沟进行了治理。这里的人说:“一块坝址,一个小粮仓。加上树木收入,比山坡地高得多。”
看了大泉山,化云又折向晋西柳林县贾家塬,看沟内淤地坝,为什么黄土沟内打土坝200年不垮?结果是坝体壁直,超出地面1米,小雨小水连泥带水全消耗在坝内,逐步淤高,随淤随加高,省工易办。坝内植草皮保护,坝下种柳防冲。下大雨发洪水,专人守护。如要溢洪,坝上加席子保护,让洪水在席子上一跃而过。当地群众说:1亩坝地顶10亩坡地收成,姑娘订婚出嫁,有坝地也是好条件。化云深情地说:我们要让西北千沟万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变为无数的小平原,发展生产,减少黄河泥沙,一举两得。

黄河三门峡枢纽,1957年4月开工,1961年全部建成。10月库区以上连降暴雨,黄渭并涨,含沙量很大。由于黄河洪水,顶托渭河,难以排泄,造成潼关以上大面积淤积,涝灾扩大。有人说三门峡工程失败了,甚至提出要炸掉三门峡大坝。一时议论纷纷。失误的原因:对水土保持进度和效益估计过高;对库容要求过大,淹地、移民太多。对此,王化云压力很大。周恩来总理关心地说:“要找到确保西安、确保下游防洪安全,要使黄河水沙对上中下游都有利于生产。黄河问题很复杂,我们没有经验,还是看一看再说,不要互相埋怨。”周恩来还多次召集国内水利专家和晋陕豫鲁4省领导开会讨论。有的主张在三门峡水库以上大搞水土保持,大修拦泥库。这虽然是解决三门峡淤积的根本办法,但国家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也有人主张在下游两岸大放淤,改种水稻,以降低“悬河”决口的危险。有的认为建设三门峡,拦住了上游大洪水是成功的,不能废掉,有得就有所失等。经过两年多调查研究论证,1964年在周恩来亲自主持的治黄会议上决定,确保西安、确保下游防洪前提下,改蓄水拦沙为蓄清排混,并在大坝左岸山内增打两条泄洪洞,改造坝内4条发电引水钢管,用于泄流排沙,打开导流底门,以利抽沙。这样改造的结果,经过20多年的运行,虽然降低了原计划指标,但仍然起到不可代替的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的巨大调剂作用。特别是打开底门抽沙的实践,创造了淤不死的水库,为今后水利枢纽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三门峡工程建成后,对下游修防产生了错觉。认为修了三门峡,下游不需要防洪了,以致堤防林木,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发动滩区群众与河争地,大修生产堤。计划在郑州岗李、位山、洛口等修建拦河调水枢纽,设想纵向控制河道游荡,保证灌溉引水,兼顾航运发电,实现下淤河道渠湖化,广大平原河网化。在河南拦腰斩断黄河岗李河段,开辟了贾鲁河、三义砦、共产主义渠和红旗渠四大引黄工程。在山东位山建成了拦河壅水大闸,大搞引黄灌溉。由于只灌不排违反科学,使耕地严重盐碱化,造成人民生活严重困难。随后不得不暂停引黄,恢复排水系统,打井灌溉,改变了耕地碱化的局面,粮食产量逐渐上升。
1963年,王化云看到下游修防的紊乱局面,报告水电部和周恩来总理。总理得知后说:黄河的事我负责。坚决废除生产堤,加强堤防建设,拆除了河南郑州岗李、山东位山拦河壅水大闸,以免洪水到来造成决口。王化云在纠正失误上,费尽心血,奔走呼吁,为保证黄河不决口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王化云对于新生的治黄事物,总是热情地培植它,浇灌它,使它成长壮大,带动各项工作的不断改革,不断前进。在王化云治黄精神的鼓舞下,全河职工都愿为治理好黄河,献出力量,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