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过去的废弃物派上大用场周口利用秸秆大力养牛年出栏三十多万头,收入三亿多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6
第2版(经济)
专栏:

过去的废弃物派上大用场
周口利用秸秆大力养牛
年出栏三十多万头,收入三亿多元
本报郑州3月4日电 记者李而亮报道:河南周口地区以氨化和青贮小麦、玉米秸秆为基础饲料,大力发展养牛业,为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目前,这个地区的黄牛存栏已发展到154万头,比1978年增长20倍,年出栏31.6万头,年纯收入达3亿多元。
周口地区位于中原腹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每年收获粮食后的秸秆达50亿公斤,麸皮7亿多公斤。过去,这些秸秆大部分被烧掉。1986年,周口地委、行署领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采纳科研人员的建议,在全地区积极推广玉米秸秆青贮、小麦秸秆氨化、棉饼脱毒利用等新技术,大力发展农户家庭养牛业。几年来,全地区累计青贮秸秆160万吨,氨化秸秆20万吨,生产配合饲料2万多吨。全地区已有5万多农户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的养牛育肥试验中取得显著效果。这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大牲畜饲养成本,解决了人畜争粮的矛盾,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秸秆饲料通过牲畜食用后过腹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取得明显生态效益,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现在,周口地区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一般都养2至3头。买一头小牛花300至400元,经过10个月左右用秸秆饲养出栏,一头牛可获纯利600至700元钱,不少农户每年养牛收入在2000元以上。当地农民编了几句顺口溜:“养上两头牛,花钱不用愁;养上三头牛,一年一层楼;养上四头牛,票子顺手流”。
推广利用氨化和青贮秸秆为大牲畜提供基础饲料的技术,有力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周口地区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1.4%提高到20.4%,农民人均纯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养牛业。“赶着黄牛奔小康”已成为周口地区广大农民普遍接受的有效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