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争取五年内基本消灭螟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1-05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螟虫对我国水稻生产为害极大。据估计:在螟害严重的年份,损失稻谷常在一百亿斤以上。为了消灭螟害,一九五二年六月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治螟座谈会,着重讨论了今后治螟工作的方向和具体办法,明确地提出了争取在五年内基本消灭螟害的任务。这对今后治螟工作有极重要的意义。螟害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一向被认为是一种最难防治的虫害。这次治螟座谈会根据螟虫生活规律,提出以冬季治螟为主的有效防治方法,这不仅给今后五年内基本消灭螟害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也给消灭其他虫害指出了方向。
争取五年内基本消灭螟害
全国螟虫为害情况
为害水稻的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与大螟三种,在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区域内同时并存。在沿海、沿江与平原地带,一般以三化螟占多数。在山岳丘陵地带和卑湿地区,如湖南、川南等地,则以二化螟为主。大螟散布于水稻区域各省区,但为数甚少,对水稻不致造成灾害。一般地区的严重螟灾,都由三化螟所造成,个别地区,如湖南省,二化螟为害也很严重。
因此,三化螟是水稻区域的三种螟虫中最主要的害虫,亦为水稻区域治螟工作的主要对象。
螟虫繁殖力强,分布范围广泛,对水稻造成的灾害异常严重。一九四九年是螟灾异常严重的一年,苏南约损失十亿斤稻谷,浙江约损失二十亿斤稻谷。一九五一年是螟害较轻的一年,各地又展开了治螟运动,减轻了螟害的损失;但据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六省和四川的川南、川西两个地区的不完全的估计,稻谷损失仍达二十五亿斤以上。据现有的历史材料与解放以后三年来的损失情况推测,在螟害分布区域,被害严重的年份,损失稻谷当在一百亿斤以上。
两年来防治螟虫的基本经验
解放后,各省区先后发动与组织广大农民,展开了规模巨大的治螟运动。根据现有材料看来,以江西的三耕运动(积极秋耕、普遍冬耕、提早春耕)结合紫云英田的三光运动(发动妇女儿童将稻根拔光、拣光、烧光)的成效最大。一九五○年江西省冬耕的稻田达百分之九十,一九五一年达百分之九十二。由于运动普遍深入,使一九五一年的螟害大为减轻。据目前的情况估计,江西已能控制螟虫。
两年来各地治螟获得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必须有正确的领导,坚强的决心。各省、区开展治螟运动的经验证明:运动能否按照预定计划发动起来,关键在于各级领导是否重视,能否亲自动手。只有领导干部的决心坚强,才能打破干部中的麻痹思想与畏难情绪。因此,农林行政部门与病虫害防治机构,要经常地反复不断地将有关螟害的情况与资料,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案,及时反映给上级,取得领导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2)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形成群众性的运动。治螟工作是在大片面积的水稻区域进行的,因此,必须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投入运动,要求家喻户晓,人人动手,户户治螟,这是开展群众性治螟运动的首要步骤,任何强迫命令的做法都将事与愿违。在运动过程中,要建立一定的组织领导,如专门委员会或指挥部等。
(3)运用正确而有效的防治方法,贯彻技术指导。正确的技术指导和防治方法,是使治螟运动顺利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两年来,许多地区所采用的采卵捕蛾、点灯诱蛾等方法,属于临时抢救性质,有其一定的效果。但根据今天的要求,必须提高一步。事实证明,有些地区(如江西及浙江部分县区)以冬季治螟为主,表现了显著的成效,这是今后迅速消灭螟灾的主要途径。
争取五年之内消灭螟灾
为了适应增产粮食的任务,满足广大农民消灭螟灾的迫切要求,全国治螟座谈会特提出五年内消灭螟灾的任务,作为水稻区域各省区的奋斗目标。
三化螟是繁殖力强,分布极广,防治较难的害虫,但它有致命的弱点:除了能危害水稻以外,不危害其他任何植物,其末一代幼虫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自十一月起至翌年三月下旬,在稻根内过冬,冬眠时间长达一百五十至二百天之久。在稻草里过冬的少数三化螟虫,则因不耐干燥全部死亡。由于三化螟具有上述的单食性、在稻根里过冬、冬眠时间长、不迁移等特性,因此,冬季是消灭三化螟最有效的时机,而冬耕毁灭稻根,则是消灭三化螟的最有效的方法。冬季为农闲季节,农民有充分时间进行工作,男女老少皆可参加。部分地区原有冬耕习惯,不仅有利于治螟,且能消除其他害虫,促进土壤风化,增加肥力,一举数得。毁灭稻根的方法很多,除冬耕之外,可掘毁和拔毁,或结合冬耕进行灌水,都简便有效,易为群众所接受。
根据螟虫的特性,全国治螟座谈会认为只要能够坚决推行冬季毁灭稻根运动,杀死过冬螟虫,并配合切实有效的辅助方法,贯彻中央“防重于治”的精神,消灭螟害是完全可能的。消灭螟害有以下几项办法。一、基本方法——在螟虫过冬期进行甲、三耕结合三光的办法——在稻田土质疏松容易耙碎的地区,可采用在江西省已行之有效的三耕结合三光的办法:即早稻田积极秋耕,扩大秋种,既可治螟,又可增加生产;冬耕结合耙地,把大部分稻根翻入土中,杀死过冬螟虫;未冬耕的稻田,必须于次年春分或清明前螟虫还没有化蛾飞出时,提早春耕,把稻根翻下土去。耕耙以后,所有留在土面的稻根,以及紫云英田中的稻根,都发动群众掘光、拣光和烧光(或用其他办法处理稻根,代替烧光)。
乙、掘毁稻根——在螟害严重,黏土不易耙碎地区,稻田无论冬耕冬种与否,必须一律掘毁稻根。
丙、处理绿肥田——一般地区的绿肥田,均应于次年清明前翻土,并结合灌水,以杀灭过冬幼虫。但留种田翻土较迟,为螟虫潜伏场所,必须在播种当年年底,草子未长大前,即把稻根掘毁。
丁、长期浸水——水源便利的稻田可长期浸水,如能在冬耕后长期浸水,杀螟的效力更大。
二、辅助方法——在水稻抽穗前螟蛾盛发时进行
甲、采卵捕蛾,并保护寄生蜂。
乙、点灯诱蛾。
丙、有烟茎供应地区,施行插烟茎或喷撒烟草石灰粉,并提倡在农家隙地种植烟草,自种自用。
三、个别地区进行的办法
广东等地三化螟虫集中在秧田产卵,福建、苏北、湖南等地二化螟为害严重,可采用秧田采卵捕蛾和点灯诱蛾等方法。为了防治二化螟,必须结合铲除田边杂草,早拔枯心苗,及处理晚稻稻草等方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