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搏击激流——记江中制药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4
第2版(经济)
专栏:

搏击激流
——记江中制药厂
李剑
几年前,江中制药厂还是一个厂房破烂,奄奄一息,帐面上只有800元钱的衰败小厂,而如今,这个仅有300余职工的江西中医学院校办厂,在科研和管理上屡出新招,使企业蒸蒸日上。今年1—8月实现产值1.25亿元,各项指标名列全国校办企业前茅。不久前,江中制药厂宣布:提供1000万元资助社会新药研究,凡是从事新药研究的科研系统、大专院校、医药卫生部门及个人,均可向该厂申请研究经费。对符合要求的科研项目,将分别拨给数额不等的经费,拨完1000万元为止。此举在社会上又引起强烈震动。
其奥秘何在?厂长钟虹光说,商品竞争强者胜,只有拥有雄厚势力的企业,才能搏击激流。他形象地把江中制药厂比作改革大潮中的一叶小舟,提出“江中行舟,不进则退”八个大字与全厂职工共勉。
1985年,年仅28岁的留美硕士钟虹光,甘冒完不成30万元利润就下台的危险,毅然接受了这个厂的重担。他意识到,以往药厂只求安稳,一味守着几个陈旧的中药丸剂产品迈不开脚步。这位年轻的厂长决心拚死一搏,他抛掉十年一贯制的老产品,贷款开发具有80年代水平的儿童营养饮料“宝宝康”、“鸡胚宝宝素”,结果,一炮打响,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当年利税就达30万元。1987年,钟虹光得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正在从蚯蚓体内提取一种蛋白酶。他知道,这是一种叫“博洛克”的治疗血栓病特效药,便立即奔赴北京,在科研尚未获得成功的情况下,主动拿出35万元资金,与这个研究所共同开发。为了开发这一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高新产品,5年间他们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如今,这种新药已获得卫生部批准,由江中制药厂独家生产,一投放市场即受到欢迎。
1991年,当“草珊瑚含片”沉寂数年,锋芒未露时,他们又敏锐地看出这一产品具有疗效独特、适久耐服、潜在市场很大的特点,又贷款500万元用于该药的扩大开发和宣传,结果使“草珊瑚含片”走俏大江南北。几年来,江中制药厂为了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还在科技和管理上也大量投入,其势头咄咄逼人。1986年,投资100万元,装备了片剂和冲剂两条生产线,使生产达到全省同行业领先水平。1987年,他们在资金尚不充裕的情况下,一举投资1300多万元,兴建一座五层高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制剂大楼。从这一年开始,他们建设起全厂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这套电脑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药厂的管理水平,使一个年产值达两亿元、销售网点3000多个、日进销货物近百万元的工厂,财务人员却只有9人,销售内勤人员4人,并能迅速反映市场动态,准确计算成本、利税,帮助厂领导指挥生产销售。
1993年我国将实行药品专利制度,医药行业面临着由过去以仿制为主转向自主开发的转轨。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富有紧迫感的江中制药厂职工,早已作好了各种准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