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社会保障事业充满生机——访民政部副部长陈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社会保障事业充满生机
——访民政部副部长陈虹
本报记者 翟启运
金秋时节,记者就如何搞好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访问了民政部副部长陈虹。
陈虹同志介绍说,民政工作是一个多元性的社会工作。民政部门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部分、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和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城乡基层政权建设、优待抚恤、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农村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生产、行政区划、边界调处、地名管理、社团登记管理、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收容遣送等。内容广泛,事务繁杂,涉及千家万户,直接服务对象有两亿多人。因此,毛泽东同志称“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朱德同志概括为“民政部门是人民群众的组织部”,陈毅同志则要求民政部门要“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群众解愁。”
社会事情社会办,群众事情群众办。陈虹认为,这是民政部门不断摸索、探讨,创出的一个有效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创办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的社会问题。为了让他们走上社会,参与社会,与健全人一样享受平等权利,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对福利企业减免税收、提供技术改造贴息贷款、低息贷款等,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底,全国共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4.4万个,年总产值达413亿元,职工总数达170万人,其中安置残疾人70万人。目前,城镇7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了分散和集中安置,有的大城市已达90%以上。
开展社区服务,解决社会家庭问题。社区服务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福利事业,目前,全国城市以居民委员会为依托,已建立各类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优抚对象服务的设施9万个。如老幼残活动站、残疾儿童医疗站、残疾儿童日托所、老年公寓、婚姻介绍所、红白理事会以及孤老包户组等。社区服务的开展,对于解决社会、家庭问题,调解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方便群众生活,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坚持自愿原则,开展募捐活动。有奖募捐活动是进行社会集资、发展福利事业的有益尝试。从1986年开展有奖募捐活动到去年底,全国共销售奖券2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10亿元,资助兴办和改造各类福利事业项目达1.7万个。其中资助福利事业项目4718个,解决了大批孤老残幼的收养问题;资助社会福利企业3193个,解决了大批残疾人就业问题;资助发展社区服务项目2004个,解决了大批居民生活不便问题;集资兴办乡村福利、敬老项目5967个,解决了部分乡村缺少福利设施的问题。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向老有所养过渡。目前,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7万个,收养五保老人47万多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日益尖锐突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从1986年开始,民政部在农村开展养老保险试点,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目前,全国农村已有800多个县开展了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参加投保的人数达700多万人。农民群众高兴地称赞养老保险是“党和政府给我们生了一个孝子”,“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陈虹兴致勃勃地说,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的事业,全民的事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只要坚持社会的事情社会办,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社会保障事业就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