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西藏财政大力扶持农牧业建起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的农用固定资产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7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藏财政大力扶持农牧业
建起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的农用固定资产体系
本报拉萨电 本报记者贺广华、新华社记者罗布次仁报道:西藏地方财政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农牧业,并采取一系列“减、免、包、让”特殊政策,扶助占全区总人口85%以上的农牧民脱贫致富,改善和提高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特殊的人文历史原因和严酷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西藏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为改变千百年来“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落后状况,西藏各级财政拨付巨款用于发展农牧业。据统计,1980年以来,全区财政累计拨付支农资金达12.18亿元。其中,1991年全区支农生产支出8786万元,比1979年增长79.2%。在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中,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兴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和草场基本建设项目,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全区拥有水库5217座,灌溉渠道13636条,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占全区耕地的58.5%,旱涝保收面积101万亩。草场灌溉面积228万亩。此外,农业主要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等实行无偿供给,农机实行财政补贴。1991年,全区农药和牲畜疫苗购置费达983万元,化肥、农机补贴达1743万元,良种补贴75万元。“八五”以来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的巨大投入,使西藏建立起了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的农用固定资产体系,从而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25亿元、粮食总产达58万吨,分别比1979年增长37.27%和70.59%;牲畜存栏数达2247万头(只),是解放初期的2.3倍;农牧民人均收入445元,是1979年的2.8倍。今年粮食畜产丰收已成定局,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为改善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扶助农牧民休养生息,自1980年起,免征了农牧区除酿酒以外的一切税收,这项政策使农牧民每年得到实惠2000多万元。茶叶、盐巴是藏族人民生活必需品,财政对此长期实行价格补贴,仅1985年以来,就拨付价格补贴5378.4万元。针对部分农牧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的情况,财政坚持每年安排足够数量的扶贫专款、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980年迄今共安排这方面经费1.47亿元,扶持和救济了数万户生活困难的群众,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得到了保障。同时,实行免费医疗、免费上学等政策,使广大农牧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得不到教育和保健的落后状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