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看新东方文化崛起——“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亚洲国际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7
第4版(要闻)
专栏:

看新东方文化崛起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亚洲国际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江绍高 王霞光
长江,源远流长。听编钟乐章,观三峡风光,纵论东西方文化,中日两国出席“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亚洲国际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置身于这条历史的大河、文化的大河之中,心胸顿觉宽广,眼界益发开阔。站在破浪前进的航船上,展望前方,大家萌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兼容西方文化的精华,21世纪将是新东方文化崛起的时代!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情绪高昂的专家学者们对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相互之间的影响及各自的发展趋势,畅所欲言,见仁见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有其相同之处,那就是为人类造福,提高了人的素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和享受水平,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北京大学前副校长季羡林教授如是说。至于两大文化体系不同的地方,他认为,最根本的表现在思维模式上: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季羡林的论断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日本著名作家陈舜臣提出“西方严密,东方宽容”的观点,表示了相同看法。
82岁的季羡林主张“河西河东论”。他强调,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中国的汉唐时期,长安(西安)实际上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了。自明末西学东渐开始,情况逐渐发生变化。到了20世纪,东西方有如两条长江大河,寂寞地穿过历史莽原,进入一个大交汇、大碰撞的时代。在这个大交汇、大碰撞中,科学经济实力占优势的西方采用进取态势,给东方社会以猛烈冲击。
“其实,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西方扮演的强者角色只是暂时的。这完全是西方的科学和经济的优势使然,并不会真正动摇根深蒂固的东方文化,因为这文化早已深入到东方各民族的心理深层,成为一种文化观念,文化心态和文化性格。”看来,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冯骥才的观点相当乐观。他觉得,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冲击,只是外在的、表层的、非本质的。在西方文化面前,东方文化依然故我。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东方有两种态度,一是防卫,一是开放。前者是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态度,后者则是积极主动地去迎接冲击,同时开放自己,使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在兼容中跃上更高境界
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同时文化的繁荣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都对和平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季崇威和日本经济评论家田中直毅都强调这一点。经济也包含于文化之中。日本报告文学作家吉冈忍围绕“中间层社会与文化”的主题,从侧面论述了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随着21世纪亚洲经济的腾飞,可以预见,东方文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冯骥才认为,由于经济的关系,东西方相互依存愈加密不可分。西方人不仅要进入东方社会,在他们与东方人打交道时,必然要设法沟通和了解东方人,这就一点点进入和深入东方文化。从东方人的生活、习惯、风俗、语言,到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方式,进而到东方的思想、宗教、哲学、艺术及其特有的观念。一旦如此,东方文化宝库那久闭而沉重的大门便会慢慢开启。也如陈舜臣说的,东方文化宝库的大门开启之后,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视点和选择的答案也会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无疆界的时代。
展望21世纪的亚洲,与会各方人士达成共识:东方各民族文化将大放光彩。但它决不会像本世纪只是浅层次地在旅游线上换取外汇,更不是西方人猎奇与惊叹的对象;人类将从东方文化神秘的范畴中逐步发展埋藏已久的东方先知的智慧,并发现这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东方文化还将改变人类对宇宙、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总之,东方文化将吸取西方文化之精华,把全人类文化提高、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
东方文化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