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藏乡传艺人——记旦正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7
第8版(副刊)
专栏:

藏乡传艺人
——记旦正老师
于宁
在全国几十个“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青海省湟中县独树一帜。那里的农民画富有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情调,民族风格鲜明、时代气息浓郁,深得美术界专家的青睐。
说到藏乡变画乡,湟中县的农民画家无不称道他们的“旦正老师”。旦正现在是湟中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部命名的“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
48年前,旦正出生在湟中县塔尔寺下属的雪巴措哇部落一个贫苦牧民的家庭,他自幼酷爱画画,树枝、石片作笔,草地、石板作纸,家里的帐房搬到哪里,他的作品就留在哪里。1958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村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兰州西北民族学院教育系中师班学习。学校没有美术班,他就刻苦自学。毕业实习,并未受过科班训练的旦正主动去教美术课,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毕业后回县分到贸易公司当营业员,每天的帐目单据、报表并没有拴住他飞向艺术殿堂的翅膀。1964年10月27日的《青海日报》上第一次刊登了他的作品《丰收》。从此,省报、省刊和省美展上,经常有旦正的画作。县有关部门的领导把他调到县文化馆工作,又送他到省美术创作学习班深造。这使旦正的绘画技巧迅速提高。他先后有三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其中版画《人民的重托》获得三等奖。
继续沿着这条艺术之路走下去,旦正是会成为一位成就更大的藏族画家的。有一次,在省看户县农民画展,对旦正触动很大,使他产生了新的想法:“我们湟中县有藏族艺术宝库塔尔寺,又有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为什么不能也变成一个画乡呢?”回到县里以后,他顶风冒雪,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到处寻访民间的油漆匠、玻璃画匠、剪纸能手、刺绣巧匠以及中小学校的美术老师,谈他要把湟中办成画乡的想法,争取他们的支持。
1973年冬天,旦正到土门关乡青峰村办起了第一个农民美术组。小小山村,有三四十位农民踊跃参加学习,小的十一二岁,大的五十多岁,有一家两口子来的,也有父子俩来的,山乡的农民学画和创作的热情很高。《青海日报》上刊登了20多幅青峰农民画,省文化厅和艺术馆在青峰召开了全省的群众美术现场会。许多村的农民闻讯后,热情邀请旦正到他们那里教画。旦正跑东、跑西,乐此不疲。一股学习绘画的风气在全县山乡蔚然兴起。
20年来,旦正共主办了大大小小美术创作学习班40多期,培训农民画作者800多人次,现在,湟中县共有农民画创作骨干近百人,其中有14人被县里授予“湟中现代民间绘画画家”的荣誉称号。
旦正特别注意发现农民画家的好苗子。有一次旦正到农民画作者李宝洲家访问,看到一些构图清新的剪纸,一问,原来是李宝洲的妹妹李宝香剪的。李宝香因为身有残疾,不大出门儿,经常在家剪纸,基础不错。旦正如获至宝,主动邀请李宝香参加美术创作学习班,精心培养。如今,李家兄妹都成了县里有名的农民画家。
湟中县农民画家的大量作品,特别是送到省里和全国参展的作品,几乎都渗透着旦正的心血。他教育农民作者扎根生活的沃土,积极借鉴和吸收传统的藏画“唐卡”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大胆创新。藏族妇女华生兰,原来是个没有文化的油漆匠,只会在箱箱柜柜上画些简单的图案。在旦正的精心指导下,她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她的作品曾在全国农民画展览中荣获二等奖。
旦正一家五口人,只有他一人工作,每月收入仅二三百元,生活并不宽裕。可是他遇到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民作者时,总是慷慨地自己花钱买纸、笔、颜料帮助他们。对于基础并不太好,但是诚心学画的农民,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传授绘画技艺。
20年来,旦正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到培养农民画家上了,个人的艺术创作不能不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他一点儿也不后悔,他说:“每当看到农民画家画出一幅佳作,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湟中县能出现这样一个农民画家群体,这比我个人成为画家更有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