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党指引攀高峰——访十四大军队代表范晓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党指引攀高峰
——访十四大军队代表范晓虹
新华社记者曹国强陈焱
人民海军舰艇的作战指挥系统,连接着一位女军人的名字——范晓虹。
在海军装备论证中心,这位军中女博士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当选十四大代表,体现了党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关心。我个人算不了什么。”
谈到高科技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时,这位海军高级工程师说:“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谁拥有高科技,谁就拥有主动权,谁也就赢得了胜利。”
女博士如数家珍般侃侃述说着她所钟爱的高科技,从国外高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到我国军队的现状,以及海湾战争引发出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高度近视眼镜后面的那双睿智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彩。她说,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淹没了“前方”和“后方”的界限,现代化高技术战争正模糊“平时”与“战时”的概念。我们只有紧紧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埋头苦干,迎头赶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年四十六岁的范晓虹毕业于哈军工,一九八二年被派到美国留学。在美国苦读五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一九八六年底,她谢绝导师诚意的挽留,放弃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返回祖国。
范晓虹回国后选择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某新型导弹驱逐舰战术软件。为了给战舰装上“电脑”,她和课题组的同志上武汉,下锦西,作调研,搞方案,匆匆送走了三个寒暑,终于将战术软件嵌在战舰上,把人民海军舰艇的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接着,她又和同事们用一年时间攻下了核潜艇、核电站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这一重大科研课题,为海军建设和核能应用作出了贡献。
“我是含着泪接过十四大代表证的,作代表既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范晓虹神情专注,认真地说,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通道。我相信,十四大召开必将加快科技面向、服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主战场的进程。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技工作者和留学回国人员施展才能的天地会更加广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