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雨中打“人力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9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征文

雨中打“人力的”
姚立民
近日去北京某机关办完事,只见一伙“的士”司机上来揽客,其中竟有一位蹬人力三轮车的中年师傅。他讲20公里路,一小时到,15元。
沿着宽阔的长安街东行,初坐上去,瞧着身边穿梭不息的各式小轿车,不免有自惭形秽之感;而看着身前这位师傅弯身费力地蹬车,又不免产生负疚之心。渐渐地,我的注意力转移了。只见他时而急速打把,灵巧地穿梭于各种车辆之间;时而不停地吆喝:“劳驾,借光,小心碰着”。我看到,骑车的人,驾车的司机,都纷纷为这辆既普通又扎眼的三轮车让道、放行。人们也并未注意我这个坐车人。一切是那么自然、融洽。
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三年前企业垮了他就辞了职,买了这辆三轮车,干了个体。一年到头风雪无阻,半年旺季,每月落个千把元。半年淡季每月也就二三百元。富裕谈不上,但干得痛快。“咱这人大本事没有,靠卖力气挣钱,反正政策越来越活,我们这行当也开始热乎起来了。”
华灯初上,秋雨开始急速地打在车篷上。“避一下吧,别淋着您!”我说,他却更加有力地蹬起来,转眼车停在一座立交桥下。“我给您再遮上两块雨布,保您一点淋不着。”一忽儿,他就把车身包了个严实,仅在前面留了个小窗口,自己则披上雨披。“坐好,走了!”透过小窗,我看见他在雨中吃力地蹬着,在他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在流淌,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车到站了,我要多付他10元,他却执意不肯。“我们管理站有规定,再说事先讲好了的价,我这人不打弯弯儿的。”他还规劝我千万别坐“黑车”,小心被敲竹杠。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伫立路旁,凝视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记下了他的车号:宣—1071。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