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雪山上的“乌兰牧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9
第8版(副刊)
专栏:基层文化巡礼

雪山上的“乌兰牧骑”
岳林才 郑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文艺团体敢与西藏军区文工团比艰难,比辛苦。
1989年7月10日,对于查果拉这个被国防部命名为“红色高原边防队”的西南边陲第一哨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西藏军区文工团的几位姑娘神奇般地穿着裙子上来了,身上满是雪花,头发上挂着冰珠子。
查果拉海拔5300米,仅这数字也使不少人胆战心惊。这里是“生命禁区”,“八月下大雪,夏秋穿棉袄”的介绍词,更令人闻之色变。因而就有了“哨所大多数官兵都患有高原心脏病”和“还没有一个姑娘上过查果拉”的传说。
“不但要去,而且要女演员穿着裙子去!查果拉哨所四季无夏,看不到春天,穿上裙子能给战士们带去春的气息,春的活力。”文工团领导的话,震撼着姑娘们的心。一群“春的天使”在几位男演员的陪伴下上来了。查果拉哨所的18名战士坐在雪地上第一次沐浴春风:天蓝色的裙子飘起来了,黑头发飘起来了。干希玲跳起《尼泊尔舞》和《牧牛舞》,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但她却一丝不苟。战士们看得清楚,那个牧牛的“尼泊尔姑娘”逐渐嘴唇青紫,氧气袋一次次递上来,都被她推了回去……
“大姐姐,别跳了,我们会守好边防的!”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喊开了。
被称为“天上宫廷”的无名湖哨所,十几顶帐篷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雪山之巅的云海之中,与外军阵地仅数步之隔。这里不通公路,到此必须穿过莽莽原始森林,攀悬崖绝壁而上,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该哨所自建立以来,无任何文艺团体去过。
去年7月的一天,西藏军区文工团一分队的几名男女演员,仿佛从天而降。当他们出现在无名湖哨所旁一块临时辟出的演出场地上时,连对面的外军士兵也惊讶不已,涌到了界桩边一睹中国演员的风采。
前年深秋的一天,文工团组织一支精干的演出分队爬上了乃堆拉哨所。舞台设在哨所最大的开阔地——半个篮球场上。刚开始时还阳光明媚,不一会儿,骤然下起大雪来。舞台内外瞬间一片白。
“演员同志们,你们那舞蹈就不用跳了吧!”战士们在恳求说。
“跳!我们是来为戍边卫国的勇士演出的,哪怕是冻死也得跳!”西珍等几位姑娘说着便继续展现开天鹅般的舞姿。雪地里她们的腿由白变红,再由红变紫……
一位排长眼含热泪起身脱下自己的大衣,铺在地上,几十名战士默默地将大衣铺在演员们的脚下。
西藏军区文工团的故事好似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数不清。文工团的领导说,他们人人都有这样一个信念:用理解去抚慰戍边战士的心,“送去党和人民的温暖,留下兄弟父母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