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火祖·火神·火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火祖·火神·火文化
李传申
在河南省商丘县古城西南约2公里处,有一座先商文化的象征——阏伯台。台高约35米,台上有大殿、拜厅、钟鼓楼、配房、东西禅门,造型别致,一派金碧辉煌。史载,阏伯是黄帝的玄孙,商民族的始祖,《诗经·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指的就是他。传说阏伯的母亲简狄吃了玄鸟蛋而怀孕,生下了他。阏伯,世世代代被人们称为火神——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阏伯为什么被称为火神呢?这自然要联系到燧人氏。在阏伯台西北方向的200米处有一座硕大的墓冢,这就是燧人氏陵。《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传说远古的商丘一带布满山林,有不少燧石裸露在外。部落成员用石块追打野兽时,石块和燧石相撞发出火光,燃着了枯木,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钻燧取火。由于钻燧取火不易燃着枯木,后来阏伯便把火种取到一块高地保留,供人们随时点火来用,造福于人类。阏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他保留火种的地方筑起巍峨壮观的阏伯台,把阏伯作为神来供奉。阏伯被人们尊为火神,那么燧人氏便成了火祖。
世世代代,火祖和火神在商丘一带人的心中成为一种神圣、一种力量,正如宋代辞赋家刘颁说的:“崇崇商丘,大火主兮。”传说农历正月初七为阏伯的生日,每年这一天,豫东、皖北、鲁西南数百里的群众来此顶礼膜拜,长达月余,成为我国著名的古庙会之一,历年经久不衰。商丘一带流传的《火神曲》,把历史精神和现代意识融汇一起,震天动地。
火文化越燃越烈。今年作为中国旅游观光年的“黄河之旅”首游式在商丘采取“中华第一火种”,国家旅游局领导亲手从商丘把火种取到黄河岸边,河南省省长李长春用它点燃火炬。火的精神、力量随着黄河的浪头向东方奔腾,激荡起翻滚不息的火文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