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警惕,有人用“神秘链”骗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0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警惕,有人用“神秘链”骗人!
近来,社会上再度兴起所谓“神秘链”致富联谊活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声称这项活动是《家庭保健报》等4家报刊及“北京科技中心”和中国宗教理事会等7个单位举办的。参加者只需给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寄去2元钱,把自己的名字填在名单最末第5位,把新名单复制20份附信发出,当名字排在第1位时,便可获得640万元的收入。希望你报能过问此事,以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北京读者 郭铭
·调查附记·
这封来信所说的“神秘链”致富联谊活动,的确是一个骗局。为了揭穿组织者的伎俩,替已经接触此事的人解惑,记者最近作了一番调查。
在民政部社团管理司,负责社会团体登记工作的同志告诉记者:我国没有中国宗教理事会这个组织。为查找“北京科技中心”,记者来到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这个院科研机构管理处负责人说,他们管理的范围内没有这个单位。据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各区属科研机构中也没有这个单位。经多方调查,得知《家庭保健报》是黑龙江省卫生厅主办的。该报总编室副主任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们没有参加“神秘链”活动。为此事,他们曾在报上登了5次声明,并且还在省电台、电视台辟谣两次。
“神秘链”活动组织者虽然声称这一活动发起单位有7家,但在神秘链信中只公布中国宗教理事会等3家。从上述调查中可看出,这3个单位中有两个是组织者虚拟的,《家庭保健报》倒是有,可根本没有参与此事。至于没公布的另4个发起单位,显然是子虚乌有了。
本报今年1月14日第五版刊登的本报记者采写的《勿上当,连锁信是个骗局》中,曾引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主任安鸿志研究员的结论:“钱是不可能在通信过程中增值的”。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此,是因为他们事先把自己排在“神秘链”的有利的位置上,在“神秘链”整个循环过程进行完毕之前,他们已先期捞一把,实际是把大多数人的钱搂进自己的腰包。人们千万不要轻信,以免受骗。
本报记者 田兰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