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武汉农村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武汉农村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
本报讯 湖北省武汉市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促进了全市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武汉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从今年3月开始的。截至6月底,全市107个乡镇、2032个村中已有104个乡镇、1242个村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达77.8%,已收取保费1360.28万元,年投保额2572.78万元。这个市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时间短,成效大。
把社会养老保险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今年1月,民政部确定在武汉市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市民政局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市委书记钱运录要求把这件好事办好。市长赵宝江也表示,政府要积极支持民政部门抓好这项工作。接着市政府连续下发了3个文件,就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分工、机构设立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市政府还分工一名副市长负责具体指导。各区、县和乡镇党政领导也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汉阳县委书记李育矩、县长王远昌多次主持召开动员会,研究布置工作。到6月底,全县收取保费213万元。全国百颗星“十佳乡镇”之一的洪山区和平乡,专门召开村级党政干部会议,专题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该乡成为全市第一个年投保额超过100万元的乡镇。
主动协调,形成齐抓共促的整体合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合支持。基于这种认识,武汉市民政局在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把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他们适时召开有编委、财政、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积极向组织、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与计划生育等工作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些工作,解决了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碰到的许多实际问题,理顺了同金融保险部门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的工作关系,得到了许多部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如新洲县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近两个月,只有1000多人投保,保费不足2万元。后来由于得到组织、干部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县党员、干部积极宣传养老保险,带头参加养老保险,仅半个月时间,全县就收取保费60多万元,并摸索出了在贫困地区如何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经验。
分类指导,加快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步伐。武汉市民政部门在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中,要求各区县先行计划,搞好试点,然后以点带面。在工作部署上,一个时期突击抓一个重点方面的工作。农忙时,重点抓乡镇企业职工和部分近郊菜农;农闲时,重点抓郊县农村。对于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则采取保费“低档上路”的办法,因势利导,逐步推开。在工作方法上,他们采取了“五先五后”的办法:先抓经济富裕地区,后抓经济落后地区;先动员党员、干部,后动员一般群众;先动员乡镇企业职工,后动员农民;先动员民政服务对象,后动员其他人员;先抓登记,后抓投保。这些办法,针对性强,收效好。
(王焱冰 贾昭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