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春节话春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03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节话春联
谷向阳
银羊奔驰报捷去,
金猴奋起迎春来。
猴羊来去,岁序更新。此副春联像一首辞旧迎新曲,伴随着我们欢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新春佳节。
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
似一盅春酒,清醇甘甜,沁人肺腑,因为迎面扑来的是瑞气,是吉祥,是春意,是希望。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宛若一副春到还寒的报春图,美的意境,美的内涵,牵动着人们美的情思,又延伸着人们的想象。
勇做神州万代描春手,
甘当华夏千秋创业人。
像号角,促人为四代建设奋进,催人为祖国振兴出征。
一副构思精巧、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春联,总以自己独具风采的个性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使观赏者留连思索、品味再三,从中获得精神的鼓舞,美感的享受和灵魂的陶冶。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张贴春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无论从广大的城乡,还是遥远的边陲,那朱红的春联总是遍及千门万户百姓家。尽管风格各异,内容不同,异彩纷呈,但都各自寄托着祈祥纳福的愿望,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美学的执著追求,同时也积淀和焕发着华夏的文明。
春联,属于对联(又称楹联)家族中诞生最早的一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像其他文化艺术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具有悠久的历史。
春联起源于扎桃人、书桃符。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时期东海度朔山上有一大桃树,弯曲伸展三千里,一直到东北方的鬼门,即派“神荼”、“郁垒”兄弟二神把守。见有害人鬼妖,便用苇索捆去喂虎,以保无虞。于是,黄帝作礼,在腊月除夕或元旦日,在门上立大桃人,画上“神荼”、“郁垒”的形象,以避鬼凶。后来人们在悬于门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即桃符)上,书写“神荼”、“郁垒”两武士的名字,以期镇邪。这种做法,也许就是中华先民遗作的一种文化图腾。
像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春联也同样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先人们改画神像为写神名,即在“统一”的道路上实现了一个飞跃,成为以后春联的雏形。随着魏晋南北朝骈体文和声律学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唐代律诗的兴起,为春联的独立成体创造了条件,题桃符的内容逐步为音调和谐、对仗工整的联句所代替。
作为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春联究竟发端于何时,众说纷纭。据文字的记载,我国第一副春联即出于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之手。《宋史·世家二·西蜀孟氏》载,宋灭蜀的前一年(公元964年)除夕,孟昶命学士辛寅逊撰词,题桃符。孟昶嫌其词非工,遂亲自命笔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上联中的“余庆”,就是后蜀降宋的第二年(公元965年),宋太祖派往管理成都的亲信吕余庆;下联中的“长春”,则是宋太祖后定的诞辰节名。
“春联”一词,出现在明初。清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诣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一道圣旨,就把“题桃符”变成贴春联,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百姓门户。他还“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发现一家阉猪者未贴春联,遂命人取纸墨,亲自挥毫题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是一副立意新颖、幽默通俗的春联,又是一副切合行业特点的店堂联。皇帝提倡,上行下效,贴春联习俗便蔚然成风,使对联得到空前大普及。清朝的几代皇帝大都向慕华夏文化,栖情翰墨,雅好对联,并身体力行倡导推广,涌现出一大批对联大家,几十种对联专著相继问世,对联的发展达到了繁荣和鼎盛。上至皇家宫苑、官邸衙署,下至黎民百姓、三教九流,都乐于悬挂春联,以表达各自的意志和希冀。它既可高悬于大雅之堂,又可张贴于茅屋之中、柴扉之上。春联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与民众紧紧相依,息息相关,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广泛、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它早已冲出亚洲,走上世界,成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对联,正在勃勃生机中走上振兴。中国楹联学会的建立,《对联》、《楹联报》的创办,为楹联学理论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每年的各种征联活动吸引了数十万人参加,多成为人们春节的热门话题。以中国对联、对联故事为内容线索的十五集电视连续剧《联林珍奇》搬上了屏幕,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对联吸引着群众,群众呼唤着对联。
春联以它得天独厚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广涉人间大舞台,在中国文学史上,必然占居一席之地,在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中,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