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用假学历假资历骗取职称安化县百余违纪人被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7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引以为戒征文

用假学历假资历骗取职称
安化县百余违纪人被处理
最近,我地区安化县在纠正职改工作中的行业不正之风过程中,共查出“假职称”一百五十六名,其中“假学历”二人,“假资历”四十八人,“假岗位”一百零六人,并对他们作出取消职称资格、职称工资和降级低聘等处理。几位新提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也被停聘,取消了职称工资。县委、县政府还将他们的名字张榜公布,以示警戒。
安化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假职称”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上存在漏洞。一个时期以来,只在企、事业单位进行职改,而党政机关不进行。同等条件的国家工作人员,参加职改“名利双收”,反之则“两头失塌”,工资悬殊少则一两级,多则四五级。差别越大,“磨擦”越多,致假越重。这次查处的“三假”,“假岗位”占了总“假”的百分之六十八。
二是领导袒护。有的领导为了本部门、本单位多评上几个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放弃原则,给“假”开方便之门,“睁只眼,闭只眼”,对“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明明是小学、初中学历,经过几天、几个月的“聘前”培训,竟达到了中专、大专学历水平;明明是行政单位、政工岗位,来个“偷梁换柱”,则成了事业单位,技术岗位;档案材料里明明填的“高小”文化,办厂“十五年”,仅在“小”和“五”字上动一下“手术”,便成了“高中”文化,办厂“十八年”。此类行为,有的不仅领导完全知道,而且还授意或参与了。
三是弄虚作假手段隐蔽。尽管县职改办的同志审批“把关”很严,但因弄虚作假的手段高明、隐蔽,往往真假难分,蒙混过了关。有一位教师为了证实自己填的假学历是真的,便把别人一份一九六二年的毕业“证书”弄到手,再将自己的照片换上去,粗看很难发现,至于论文、证明、成果等方面的“水份”和欺骗性,就更大了。
安化县查处了一百五十六名搞“假职称”的人,表明县委、县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决心,也说明了只要认真去做,查假并不难。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职称评定中的防假、查假工作,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那些弄虚作假的人,一经查出要坚决处理,以保证职改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
湖南益阳地委办公室刘宗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