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两个“十四”两个“一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6
第1版(要闻)
专栏:喜谈十四大

两个“十四”两个“一百”
曹宪文
金秋十月,神州大地:四个数字,令人注目,发人深思。
哪四个数字?
两个“十四”——一个“十四”,就是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另一个“十四”,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十四年,十四大,虽属偶然巧合,却也有着必然联系。十四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转折点。以它为发端的这十四年,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十四年,是改革开放波飞浪涌的十四年,是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十四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四年。历史巨人已经宣告:这条路,走对了!十四大,正是在这十四年的历史基点上召开的。它将回顾这十四年的历史行程,检阅这十四年的历史成果,总结这十四年的历史经验。承前,这“前”就是十四年;继往,这“往”就是十四年。
两个“一百”——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的结束语中,提到了两个“一百”。一个“一百”,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周年。另一个“一百”,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的一百周年。一先一后,这是两个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到我们党一百大寿的时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将达到什么境界?那时候,实现小康已有二十年的岁月,在各方面将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一百大寿的时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又将达到什么境界?那时候,就将达到“三步曲”中第三步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启后,这“后”就是本世纪九十年代和下世纪上半叶;开来,这“来”就是本世纪九十年代和下世纪上半叶。这两个“一百”,既是历史的展望,也是历史的使命。
这四个数字,都是历史的符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画卷中,它们分别标志着历史足迹的不同侧面、不同进程和不同内涵。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的名言。社会主义的改革,也是“历史的火车头”。这一点,历史已经作证,历史还将作证。这个“历史的火车头”,将带动历史的列车,沿着党的基本路线的轨道,滚滚向前,越过温饱,越过小康,奔向富裕,奔向兴旺发达,奔向繁荣昌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