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一搏即克——农运会表演赛素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6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一搏即克
——农运会表演赛素描
农运会赛事已近尾声,热点移到了应城市体育场里进行的搏克表演赛。
搏克,即蒙古式摔跤的蒙语音译,含“结实、刚强”之意,音译为汉语后仍有“拼搏、力克”的刚性。这项草原牧民最常见的运动既古老、又极富现代人竞争意识。成吉思汗当年就用它来选择将士。闲暇时,牧民不讲究条件,不分个头和年龄,不分高低贵贱都可上场,一跤定胜负。
在欢呼声和鼓乐声中,运动员们伴着悠扬的《乌里亚》跤歌入场。他们身穿带铜钉的跤衣和名叫“班吉乐”的漂亮套裤,袒着健壮胸肌,足踏大马靴,脖子上的彩布条圈随风而飘。跟在后面的是他们将要争夺的奖牌:从内蒙古专程运来的骆驼、骏马、公牛、绵羊。
第一轮比赛后,32名胜者跑向主席台,抓一把奶豆腐撒向观众,让大家分享欢乐。有两对选手在延长期后仍不见分晓,被安排在一个直径6米的圆圈内,把对方摔倒或推出圈都算胜,有点像日本的相扑。
最后,还是来自大草原的蒙古族运动员技高一筹,囊括比赛前三名,而冠亚军敖特根巴特尔和特木乐在此前的中国式摔跤比赛中就分别获得了82公斤以上级和82公斤级的冠军。
本报记者 郑红深 李长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