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访十四大代表王昭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7
第2版(十四大专页)
专栏:十四大代表访谈录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访十四大代表王昭耀
本报记者 高保生
十四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王昭耀对记者说,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不仅是城市经济改革的目标,也指明了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
王昭耀从事农村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他结合阜阳的实际说,阜阳是个传统农业大区,人口、耕地、粮食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的1%。近几年,地委、行署着力农村市场建设,引导农民摆脱小生产的束缚,走向市场。通过多渠道筹资,全区办起集贸市场800多个,其中有15个大型专业市场年成交额10多亿元。仅亳州市的中药材市场年成交额就达2.5亿元。事实说明,加快培育市场经济体制是农业走向现代化、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王昭耀认为,要按照市场需求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农业要向高产、优质、高效迈进。对乡镇企业要两手抓,一手抓千家万户家庭工业的发展,一手抓龙头企业。他说,阜阳有400万剩余劳动力。这些人干什么?从事第三产业。现在阜阳年输出劳务70万人,几年后将上升到150万人。
王昭耀认为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关键还有一个换脑筋的问题。我们的干部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从过去的行政干预转到服务上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