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九宫愚人”柏伟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7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九宫愚人”柏伟能
丁刚
隆德,瑞典南部的一个小城。当我走进市立博物馆的演讲厅时,200多个座位已几乎是座无虚席了。这次“中国现代艺术讲座”的主讲人就是自称为“九宫愚人”的隆德大学艺术史博士劳士·柏戈隆德。他有一个中文名字——柏伟能。
洛书(后来发展成“后天八卦”,有人称“九宫八卦”或“九宫”)与河图,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神秘莫测的部分。数千年来,多少文人学者为解开这个谜中之谜,耗尽了毕生心血。一个远在瑞典的西方学者,是怎么把自己与神秘的洛书联结在一起的呢?说来,这也和一场中国现代艺术讲座有关。
1979年的一个秋日,在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工作的柏伟能看到了一个有关中国现代艺术讲座的通知,主讲人是意大利的中国艺术专家季力玫。“当时,在斯德哥尔摩能有这样的讲座,的确十分难得。”柏伟能早早来到演讲厅。讲座的时间到了,听众席上却仍只有柏伟能一人。这场讲座后来就变成了两人的座谈。“那是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交谈。我没有想到中国现代艺术是那么富有魅力。我也没有想到瑞典人对中国现代艺术的了解竟是那样肤浅。我要到中国去,亲眼看看那里的艺术。我还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介绍给瑞典人。”
柏伟能深知,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并非易事。为了打好基础,他一面开始学习中文,一面为自己确立了长远的目标:研究中国文化。他渐渐地把眼光投向神秘的洛书。“洛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想把研究洛书作为一个契机,由此入手来探索中国文化的发展,为我对中国艺术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于是,已入不惑之年的柏伟能来到了隆德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0年苦读,他终于拿出了一本厚达409页的专著《洛书之谜》。
1980年,柏伟能第一次访问中国。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要来中国一次,也几乎每年要在瑞典或丹麦主办一次中国现代艺术作品展览。
万事开头难。1981年,他准备在瑞典筹办第一次中国现代艺术作品展览。他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他所在的东方博物馆。可是,主管人在看了作品之后,没有同意。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在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马尔默举办了第一次展览。“有意思的是,普通百姓比那些专家学者更喜欢这些作品。”
展出的成功增加了柏伟能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信心。1986年,他撰写的研究中国现代书法和国画的专著《自由之笔》出版。1988年,他主持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在瑞典电视台播出。这部长达1个多小时的专题片真实地记录了一些中国画家和书法家创作的全过程,还有他们谈艺术体会、谈东西方艺术差异的镜头。这部片子在电视台播出后,观众反应热烈。柏伟能说:“近10年来,中国画坛的变化很大,几乎每次去中国我都会看到新的变化。仅仅依靠画展,已经很难全面了解中国画坛的发展。通过电视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观众既可以看到画家作画的过程,又可以了解画家的艺术观点。而片子本身保留下来,又具有历史价值。”他还打算再拍两部类似的片子,一部介绍中年画家,一部介绍青年画家,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片,让瑞典观众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国画坛的风貌。
去年秋天,在他主持下,隆德大学美术史系开始了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科研项目:现代中国绘画及书法传统观念的演变。其重点是研究和分析中国传统国画中有哪些最本质的东西流传至今,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艺术财富的。
为了搜集第一手材料,他将组织瑞典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带着题目到中国去作调研,并准备邀请一些中国画家或研究人员来讲学。这一项目完成后,柏伟能将主持撰写一本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的教材,并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教学展览馆奠定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