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战火摧不毁的情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7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战火摧不毁的情意
严正
文科夫齐和米尔科夫齐是原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共和国东北部相距仅数十米的村镇,前者的主要居民是克罗地亚人,后者居住的是塞尔维亚人。当这两个鸡犬之声相闻的村镇共同生活在南斯拉夫大家庭时,许多人结成亲朋好友,甚至组成混合的民族家庭。克罗地亚内战爆发后,这里却成了克武装力量与塞族武装、南人民军直接对峙的前沿阵地,经常发生激战。然而,当战火稍有停歇、武器暂时沉默时,那些走出掩体的居民及刚停止射击的战士,又悄悄开始交谈和互访,谁也不愿中断往日的情意。
新年前夕,文科夫齐一位名叫弗拉尼的克罗地亚青年喜得贵子,第二天清晨他大声呼唤对面村庄的证婚人、一位名叫斯特韦的塞尔维亚族长者,除了告之喜讯外,还请斯特韦按当地风俗给他的儿子起名。为了便于交谈,弗拉尼征得南人民军岗哨的同意,发出一串信号弹,以示暂时停战。斯特韦答应当日为孩子取名,并高兴地回家取出自酿的美酒,代表那位幸福的父亲招待守卫前线的战士。
一位居住在米尔科夫齐的塞族青年在内战前爱上了一位克族村庄的姑娘,当两军对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三天两头绕过岗哨与姑娘幽会,两人相约和平后即使分在两个国家也要成婚。
上述事例并非绝无仅有,贝尔格莱德《新闻晚报》1月19日刊载的题为《克罗地亚战争之另一面》的文章说,即使在武装冲突最激烈的西斯拉沃尼亚和西斯雷姆等地,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军民仍在进行众多交往、互访甚至恋爱。这表明,长期建立起来的民族情意绝不是战火所能摧毁的。
最近南斯拉夫的社会学、民族学和心理学家撰文说,1981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有1/5的南斯拉夫人生活在混合民族的家庭中,13.5%的孩子系混合民族夫妻所生,这类孩子在克罗地亚所占比例更高,达15%。而在目前武装冲突最激烈的民族混居区,如武科瓦尔、普帕克拉茨和奥西耶克等地,混合民族婚生的孩子竟占32%至35%。生活在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人有1/3的配偶是克族人,其子女的民族属性通常是,第一个孩子属父亲的民族,第二个属母亲的,如有第三个则称为南斯拉夫人。如今这些孩子大部分已长大成人,其中许多人被推到民族冲突的战场上,出现了不少令人痛心的“同室操戈”现象。
黑山共和国的电视台曾播放过摄自前线的实况录像:有位来自佩特里尼亚的人民军战士荷枪实弹守卫着塞族居民区,而他的兄弟因属克罗地亚族人被召到对方的武装部队作战。这位战士时时害怕有一天会与他的亲兄弟在战场相遇。他说:“我们都是一母所生,如今却成为战场上的敌人,但愿这荒唐的一切快结束吧!”在去年11月塞尔维亚的一次民意调查中,64%以上的居民主张以一切方式实现和平。结束战争,恢复正常的民族关系,是原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