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东坡居士与洋浦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9
第8版(副刊)
专栏:

东坡居士与洋浦开发
余钟波
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天涯海角”,曾经是历史上被贬官吏放逐之地。海口的五公祠,是为纪念被贬到海南的唐代名臣李德裕和宋代名臣李纲、李光等5位历史人物而建造的。其旁边还加建了个苏公祠,是纪念被贬谪到儋州的东坡居士的。听说三亚市还在规划建立被贬官吏博物馆哩。我在参加学术会议后有幸来到海南,留下深刻印象并由此引发超越时空联想的倒是东坡书院。
位于儋州的东坡书院,是被贬谪的苏东坡在此讲学的地方,当年称载酒堂。明代张雪诗云:“我来踏遍珠崖路,要览东坡载酒堂。”此处乃一州胜境,湖光荷影,花木茂密,楼台亭角,错落有致。头戴海南斗笠的东坡居士塑像矗立在陈列馆门前,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感人至深。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1036—1101),42岁时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自称东坡居士。后来当过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再度执政,先后又被贬官惠州(今广东惠州)和儋州。苏东坡61岁从惠州再贬于儋州,64岁北归病逝常州。在儋州期间,过着“食无肉,病无医,居无室,出无友”的悲惨生活。
东坡居士在仕途上可谓是不得志的,其人生道路实属坎坷。因此,他曾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自我解嘲诗句。然而,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诣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的诗词尚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在自我处境艰难的儋州期间(按今人的理解是已过了退休年龄尚遭如此厄运),还吟诗作赋,耕读不辍。他曾长吟“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来形容荒凉的不毛之地的儋州;以“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的诗句,描述当地的民众生活。这些均给后人留下史诗般的珍贵记载。儋州如此荒凉贫困,成为东坡居士被贬放逐之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这个当年被东坡居士描述得荒凉、贫困的儋州如今怎样呢?800个春秋过去了,这里解放后虽然也有变化和发展,但毕竟是微小的,大体上说来还是乱石依旧,荒凉依旧,贫困依旧。儋县北部洋浦一带,农户人均年收入不过200多元,一年口粮150多公斤。可是,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荡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里激起扣人心弦的层层浪花。
我来到了洋浦——西濒北部湾的一个半岛。驱车环绕开发区30平方公里转了转,放眼望去能够见到的只是石头、沙子,还有那生命力特旺的仙人掌。数天来了解到的洋浦风波的故事,使我产生许多感慨;聆听洋浦开发规划,又使我振奋无比。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并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宏伟的蓝图驱使人们产生一个全新的构想:运用中央给予的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成片开发。以洋浦的条件,它是最好的试验区。今年国务院正式定名为洋浦经济开发区。
纵观世界的历史和现实,唯有改革开放才能焕发社会主义的青春与活力;唯有敢试、敢闯才能走出一条新路。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试办经济特区是成功之举。
洋浦开发,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有党和国家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洋浦开发一定成功。东坡居士笔下的儋州、洋浦,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当然是900年前的东坡居士所难以预测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