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同是一个太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0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同是一个太阳
蒋元明

股票上市,报纸连篇累牍地告诫人们:这里有风险,“下海”当慎重。
但在深圳特区,当股价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时,一名记者问一出入股市的老妪:“股价这么高,你不怕跌下来么?”老妪想也没想:“没啥,天塌了有政府顶着,共产党不会让老百姓遭灾的。”
而在一些“老、少、边”区,几十年来则流行一句话:“共产党总不会饿死人!”
这无疑是经验之谈。几十年来,由于共产党的领导,不论是地震还是洪涝,灾区人民总是及时得到救治;也不论是多么偏远落后的地区,党总是送去温暖。
根深蒂固的信赖,是中国共产党经受八面来风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但信赖和依赖只差一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共产党都应当“包”,“包”得不如意就抱怨。于是乎,一些地区几十年吃国家救济,心安理得,年年扶贫年年贫;甚至连炒股票也要包赚不赔。
这是一种深厚的感情呢,还是一种思想的局限,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正像母亲的爱,偏爱、溺爱带来的并不一定值得珍重。

  “共产党像太阳”。太阳也有春夏秋冬之分,阴晴雨雪之别。冬天的太阳最容易让人感到温暖、亲切,很少听说有赞美夏天骄阳的诗篇。然而,倘若没有夏日的照射,哪来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储藏!
每逢大灾大难,如地震、水灾,灾区的人最容易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的优越。而当历史大变革、大转折、泥沙俱下的时候,旧的秩序受冲击,现有的平衡被打破,部分既得利益会丧失,总有一些人不满,埋怨,甚至诅咒。但设若没有大变革,大转折,大震荡,社会就不可能跃进,更不用说翻天覆地了。不是吗?

同在一个太阳底下,同是一方土,有的庄稼茁壮茂盛、硕果累累,有的则叶黄苗稀、所收无几。这里,勤懒有区别,巧拙分高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学种田,事半功倍。
党的政策,除在一个时期对“老、少、边、穷”地区和“特区”有所倾斜外,对于广大地区则是“一个政策”。同是一个政策,既出现了几十年红旗不倒的河南七里营,又有新崛起的天津大邱庄。差别呢?同样的“经”,人家心领神会,你不是念歪了就是囫囵吞枣;一样的政策,别人用足十分,你只用了一分。
共产党不是神仙皇帝,她的力量来源于人民。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放开手脚,八仙过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