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卢布现状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1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卢布现状浅析
本报记者 丹林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俄罗斯政府一直把稳定卢布当作一项最重要的目标。它曾设想通过严格控制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撑卢布,甚至希望在秋天使卢布与美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换80卢布的水平上。然而,一路下滑的卢布与美元汇率到10月初竟突破340∶1大关。有专家预测,年末可能跌至500—600∶1的水平。
卢布疲软,影响着前苏各共和国的经济,又给独联体的存在与发展增添了复杂因素。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评价俄罗斯经济时说,1月初放开价格对整个卢布区造成“休克”冲击,各共和国生产下降幅度达到15%—30%。在产值下降几千亿卢布的同时,却增印数千亿卢布的钞票。
卢布汇率下跌,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拥有的卢布迅速贬值,导致资金向国外转移。银行界估计,转移到国外的资金已达数百亿美元,使俄罗斯的国际支付状况进一步恶化。卢布汇率低导致资源的廉价外流,在美国每立方米木材售价70美元,而此间每立方米木材的出口价1000卢布,仅合3美元。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加强了对资源出口、资金流失的控制。然而,此间舆论认为,如果减少出口则意味着减少外汇收入,控制资金转移又不利于吸引外资。
卢布在前苏各共和国的流通也面临着挑战。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出于主权与经济独立的考虑,发行了本国货币,并停止卢布的使用。另一些共和国或由于卢布短缺,无法应付因物价飞涨导致的流通危机,或为了控制商品外流,发行了购物的代金券或平行货币,并规定了与卢布的汇率。乌克兰发行“库邦”之初,规定与卢布等值,如今1.4库邦才能兑换1卢布。卢布对美元疲软,而对某些共和国货币又表现坚挺,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卢布在这些共和国被迫退出流通或成为平行流通货币,也引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汇率的确定、退出流通的卢布的处置等等。俄罗斯虽与有关国家达成了若干协议,但近来海关和安全部门已多次破获将数以亿计的卢布从某些国家偷偷运往俄罗斯边远地区的案件。此外,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各共和国间在信贷政策上的矛盾也对卢布产生着影响。不久前俄罗斯中央银行从卢布的总体考虑,拨给乌克兰一批贷款,就受到俄罗斯政府的指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允诺提供60亿美元,建立稳定卢布基金。然而,俄罗斯巨额赤字的财政状况和无法抑制的通货膨胀,又使它裹足不前。
俄罗斯政府最近强调,稳定卢布的前提是明确卢布的流通范围。最近举行的比什凯克首脑会议曾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有6个成员国签署了卢布区协议。这和会前一些人设想的在卢布区内卢布为唯一流通货币、在退出卢布区的国家卢布充当外汇有着颇大的差距。原则协议要付诸实施,还有很多具体问题要解决。
近来,此间舆论提出了另一种主张:发行“俄罗斯卢布”,但目前还不是政府的决策。叶利钦总统日前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说:“需要确定我们究竟支持什么,卢布还是外币?应当停止使用外币来支付商品和劳务费用。在俄罗斯,支付手段只能是卢布。”
卢布的前途究竟如何?这是此间人们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
(本报莫斯科10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