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丰富的情节 生动的性格——评姜兆文的历史小说创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2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丰富的情节 生动的性格
——评姜兆文的历史小说创作
午晨
姜兆文辛勤笔耕15年,获得了《穹庐传:〈王爷的末日〉、〈梦断金戈〉、〈雕开睡眼〉》三部曲;《东归英雄传》(上下两册)和《牡丹夫人》3部6本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大丰收。这230万字的作品显示了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的又一实绩。
姜兆文的历史小说集中描绘了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叶蒙族人民的宏伟的历史画卷,深刻地反映了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生存矛盾和人性自身矛盾。作者通过历史曲折的兴衰际遇和血汗蒸腾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各色人物,从而讴歌了处于逆境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姜兆文的历史小说就是一部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曲折跌宕,令人振聋发聩的连续剧,使我们形象而生动地了解了伟大的蒙族发展史、认识了蒙族人民不屈的民族性格,并透过这一性格的揭示,表现蒙族人民闪光的民族精神。《穹庐传》描写的是蒙族人民命运大决战的历史,它已经显露出无论道路怎样的曲折,带有奴隶社会浓烈色彩的蒙古封建王朝必将解体覆灭的历史发展趋向;《东归英雄传》描写的是土尔扈特蒙古族在他们年轻领袖渥巴锡的率领下战胜沙俄的围追堵截,终于挣脱枷锁回归故土的漫漫长征史,它简直就是一座英雄民族的纪念碑。
作者创作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经验。诸如作者如何穿越历史表层而渗透出他的主体意识;如何将悲剧提升到精神悲剧的高度;如何揭示悲剧英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人性、具有崇高的信念、坚定的意志、智慧的力量;如何揭示历史、社会等客观因素带给英雄的悲剧性的局限以及英雄个人复杂的悲剧性格;如何选择具有社会价值,其性质又是符合人类理想有意义的悲剧等问题。特别是作者在依赖情节展开历史、时代、社会的巨澜时,充分表现出他营构故事的才华。
就姜兆文的历史小说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而言,作家可循的文字记载在史书上真的是屈指可数的。然而,作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小说家来说,他不会在那少得可怜的僵死的史料面前怯步的,因为他不是为了去证明、演绎和图解史学家们已有的结论,也不是简单地求证一般人误解的所谓“历史的真实+小说的艺术技巧=历史小说”的结论。一个历史小说的作家只是将历史的进程作为表层的载体,去载负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体验、感受与理解,并将这种主体意识注入到历史人物的血肉之躯,使其丰润;注入到历史人物的心灵世界,使其复杂;注入到历史人物的性格,使其立体。这样,哪怕是少得可怜的结论式的僵死的史料就通过作家的主体意识的作用而变得人生化、心灵化、意象化了,终于奇迹般地化为了有血有肉、个性独特的“这一个”艺术形象。
姜兆文结构故事情节的能力是老到的。但他铺排情节不是为了奇绝而奇绝,而是深谙情节是性格的历史、是展开人物命运、性格冲突的手段的道理。他安排情节是以不同侧面准确表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的规律为目的,因此,他设置的情节才有可能较高程度地达到典型化。
《穹庐传》中的科尔丹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独特发现。这个扎布曼都的后代形象较之其他人物其塑造的难度要大得多。然而,作者正是将这个丰富复杂的性格揭示得十分充分与深刻,才获得了表现个人悲剧性格蕴含着时代悲剧内涵的成功。科尔丹既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又回天无力;既意识到王爷的倒行逆施终将会导致末日的到来,又在情感上难以割舍绝断于旧制度;既反对向道胜银行借款,又成了借贷合同的执行者;既反对不顾牧业凋敝而大兴土木,又终成了王府工程的经济“总管”;他想斗败顽固势力博克拿多这个恶棍,却又成了这个恶棍事实上的同伙;他想和叔父并肩合作,又和叔父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特别是令他一生都不能平静的罪恶:他明明意识到义军为正义之师,也不想屠戮,结果却真的变成剿杀,不折不扣地成为助纣为虐的刽子手。这样一个黑白、是非、新旧、功罪复合一体的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如果作者不为他精心安排下诸如自幼便以成吉思汗的“真正的子孙”自诩;进京读国子监蒙学馆;赴日留学、和奴隶制黑暗势力代表人物博克拿多的矛盾;和沙俄殖民主义者的不可调和的对抗;和起义首领格力图尔由对立到理解信任以及他和格力图尔都深深爱着女奴乌日娜金的情感与道德的激烈冲突等一系列纷纭纠结、一波三折的情节故事,科尔丹就不可能有多舛命运的经历,从旧封建势力营垒中产生他这样新派思想的改良人物、他所走过的道路乃至他最终必然找不到出路的命运就不能被人们接受和理解。而没有了这一切,最终也就不能成为作者的一个发现和一个成功,也就不能深刻揭示中国的改良主义走着怎样一条艰难之路以及它必然走向失败的悲剧命运了。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姜兆文显然受到中国古典小说和外国探案小说的影响,力图以传奇小说形式去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内容的创作路数。他的探索获得了成功。情节的生动看似是作者编故事的本领高强,其实关键还在于作家的生活积累是否雄厚,生活体验是否博深。首先是要看到听到好的情节,然后再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去补充去充实它,用丰富的想象去展示去铺衍它,最后使它成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情节。因此,归根结蒂,情节还是来源于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