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商业改革帷幕初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08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纵横谈

商业改革帷幕初启
刘南昌
编者按 2月12日,本报记者潘岗采写的国营商业《重振雄风应有时》一文刊出后,商业部长胡平认为,此文比较客观地论述了主渠道面临的困难,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方面,分析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期望。他对商业部门的同志说,记者为我们大声疾呼,还期待我们以改革精神,把各项工作搞上去。现在,不少地区深化商业体制改革已经起步,有些经过几年试点,已经有了明显成效,说明国营商业重振雄风大有希望,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商业改革大胆推向前进。从《商业改革帷幕初启》一文,我们可以摸到国合商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脉搏。
分析国合商业被动挨打的原因,有关人士有这样一种共识:我们的国合商业,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和高度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职能不分,因而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必然由于这种先天不足而内外受困,缺乏竞争力。因此,要使国合商业重振雄风,就必须把企业推向市场,参与竞争,迫使企业转变机制。
共识化作行动。深化商业体制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北京市提出:以大商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实施“买全国,卖全国”商业发展战略。
上海市推出了《完善商业企业经营机制,推进“六自主”改革的试点办法》。
武汉市决定把今年商业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企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十个省、市、自治区拿出了商业改革的总体方案,重庆、陕西、上海、广州等已将改革方案付诸实施。
关键是转换企业机制
1991年初,重庆市率先在商业企业实行了经营范围放开、商品价格放开、工资分配放开、劳动用工放开的“四放开”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1991年,该市商业供销系统扭转了被动局面,实现利润增长45%,经营亏损下降25%。
“四放开”地区的成功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商业界人士。各地在重庆“四放开”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特点,又推出了一系列搞活企业的新措施。
在分配制度上,联销联利计酬,百元销售工资含量,计时计件工资,以毛利和适销率计酬等分配形式相继得到重视和推广。武汉市五金交电批发公司交电批发站,去年1—8月累计亏损32万元,9月份实行销售承包,将50%的工资和推销费等捆在一起,实行万元销售工资含量,当月就实现销售额211万元,超计划20多万元,节约旅差费、业务费5000元,制止了亏损。推销人员收入也拉开了档次。
在用工制度方面,干部聘用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内部待业制等用工制度开始在企业确立。
在价格决策方面,许多地区除了国家指令性计划产品和少数指导性商品外,企业能按照价值规律和供求状况自行决定价格的升降,为在价格上进行平等竞争创造了条件。
要有宽松的环境
国合商业缺乏活力,除了企业本身经营机制上的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企职能不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太多,而企业又对政府有过多依赖。如今,许多地区已经找到了摆脱这一“怪圈”的办法,即规范政府、企业行为,分解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企业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上海市依照“政府放权,企业管严,放而有度,活而有序”的原则,决定将《企业法》赋予的权力还归企业,引导企业转换内部机制,增强活力。
对于本属政府职能而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具备条件的,坚决取消;一时不能取消的,在资金、利息、上缴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
沈阳市明确企业不替政府承担政策性亏损,对企业已经背上的经济包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
长春市政府规定,国合商业按市政府指令超常储备或特殊储备的防汛救灾物资、农药等所需资金,其贷款利息和储备损失(责任损失除外),经财政部门核准后由市财政承担。
四川省决定,对国营商业增加收购储备所需贷款,在银行分配的额度内,在年息10.08%的基准利率基础上降低1.08个百分点。
针对企业留利水平低,自有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不少地方采取了“蓄水养鱼”的办法。
下大力气抓批发
国营商业中批发企业是主体,而过去效益最差、活力最差的也是批发企业。因此,搞活批发企业,被许多地区视为商业体制改革的中心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振兴商业的希望工程”来抓。
在这方面,天津市的作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把现有的批发站办成批发交易式的批发企业。为此,第一步把业务科室变成经营实体,对行政人员进行精简,精简下来的扩充到推销队伍中去,力争使推销人员由原来的10%增加到50%。同时,帮助企业转变经营体制,实现由经营管理型过渡到经营服务型。他们决定在年内将现有的七个批发站的部分楼层改建为营业厅,既展又卖,敞开经营。
除了对原有的批发企业进行机制转化外,各地还参照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都肉类产品批发市场的模式,按照公开性、规范性、服务性、开放性的要求,新建各类批发企业或商品交易所,待条件具备,一部分企业将向期货市场过渡。另外,各地正在试图确立一种新型的工商关系,逐步试行总经销或总代理制。股份制试点亦在发展。
商业体制改革的春风正吹遍神州。不难预料,改革将给社会主义商业的经营观念、经营结构、组织结构以及内部动力机制带来大转变。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提出“建立高效、畅通、可调控的商品流通体系”的奋斗目标,将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