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何必同是一个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4
第8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何必同是一个腔
李喜东
毫不夸张地讲,近几年正是因为通俗音乐的崛起,造成与民族音乐、现代美声音乐三足鼎立之势,才使我国音乐事业呈现出绚丽缤纷的景象。可以说,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是人们不再以欣赏单一的民族音乐为满足的结果。
然而,任何事物发展都应有个度,超出这个度就会产生副作用。就目前影视中的音乐作品而论,不难发现,千篇一律,同是一个腔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论什么题材,也不论是哪种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一律配以通俗音乐,通俗唱法。似乎不用通俗音乐便打动不了观众,便出不了优秀作品。说到此,笔者无意反对影视作品配以通俗音乐;恰恰相反,倘若根据作品内容,题材、风格样式需要,运用浑厚、质朴、抒情的通俗音乐,不但为作品深化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会增强作品感染力,有助于观众的感情投入。如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渴望》、《篱笆·女人和狗》就属于此类片。
但事实上,有些影视作品并非都这样。至少部分音乐作品使观众有牵强附会之嫌。纵观以往影视作品,那些并非通俗音乐的音乐作品,不也有一批被行家和观众奉为上乘之作吗?由此可见,一味地去迎合部分观众欣赏口味,而不顾作品主旋律去创作音乐作品会适得其反。
当然,影视作品音乐创作,过分地青睐通俗音乐和过分热衷于民族音乐都会走向极端,问题的关键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便是我们影视编导和音乐创作者们值得注意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