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日本天皇喜访中科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5
第4版(要闻)
专栏:

日本天皇喜访中科院
本报记者 孙东民
10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部的大楼前铺起了红地毯,从大楼入口处一直铺到了二楼。在二楼的科艺厅,28位中科院的学部委员聚集在一起,等待一位重要国宾的来访。
下午3时许,日本国明仁天皇和他的首席随员、副总理兼外务大臣渡边美智雄等日本贵宾来到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研究领导机构。周光召院长和中科院的有关人员热情迎接。在周院长的陪同下,明仁天皇来到科艺厅,学部委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周院长首先代表中国科学院对明仁天皇来到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科学院的情况,衷心希望天皇陛下通过与中国科学家的交谈增进对中科院的了解。
周院长接着说,天皇陛下对鱼类学的研究造诣很深,这次为天皇陛下准备了一个小型展览,展出了中国科学家几十来年搜集的古人类头盖骨和鱼类化石标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把中国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天皇陛下。
明仁天皇对科学院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他说:“能有机会来到科学院与中国的科学家会面,感到十分高兴。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代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从今年春天江泽民总书记阁下访日时赠送给我的地动仪模型可以证实。日本长久以来学习了中国的科学,在收集有8世纪时圣武天皇遗品的正仑院里,从唐朝传来的医药至今还保持着当时的状态。遗憾的是,在近代,闭守的日中两国都曾比欧洲落后好几步。”天皇说:“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深深感到在探讨自然界真理的科学领域,超越国界的各国学术界进行交流非常重要。我本人在研究鱼类过程中也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为了人类的将来,为了保护地球的良好环境,我衷心希望世界的人们相互交换信息,保持密切的合作。刚才听了院长的介绍,今天日中两国科学技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正在日益扩大,令人十分欣喜,我希望两国在这一方面进一步取得进展,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周院长向明仁天皇一一介绍了在座的中国著名科学家。他们之中有沙漠专家夏训诚、水生生物研究专家陈宜俞等。目前,中科院与日本科学技术厅正在进行一项大型沙漠研究,两国有关长江白鳍豚的合作研究计划也在进行。明仁天皇与中国科学家热心交谈,以至于超过了预定访问时间。之后,天皇来到小型展厅。中科院学部委员、女科学家张弥曼教授直接用英语进行讲解。张教授是古脊椎与古人类学研究专家,对鱼类化石的研究十分精深,今年8月她刚当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曾在1986年1月应日本国家科学博物馆鱼类学研究室主任上野教授邀请,与当时为皇太子的明仁天皇就鱼类问题进行过研讨。日本天皇怀着极大的兴趣仔细观看了这些珍贵标本,不时用英语向张教授提问。
访问结束时,周院长代表中国科学院向明仁天皇赠送了名为鲤科“短头鲃”的上新世(约400万年前)一条完整鱼化石标本。天皇再一次表示感谢。在签名簿上,日本天皇饱蘸浓墨,用毛笔悬腕写下端正的两个大字:明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