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建管并举“优生优育” 常熟兴办三资企业成功率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6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管并举 “优生优育”
  常熟兴办三资企业成功率高
编者按 引进外资办企业,有一定数量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率,成功率就是效益。不仅要结合眼前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要着眼于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的长远效益。因此,成功率也是一种投资环境,而且是更有说服力的投资环境。常熟市坚持“三资”企业建一个成一个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成功率是靠“优生优育”取得的。办“三资”企业,从一开始选择项目与合作伙伴,就要坚持以优为准,不盲目求数量。一旦建起来,更应从各方面扶持、帮助,以优为目标跟踪管理。功夫用到了,开花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本报讯 江苏省常熟市发展“三资”企业,坚持建管并举,“优生优育”,建一个成一个。至今年9月底,该市共有“三资”企业429家,合同利用外资达3.7亿美元。外商投资率、开业投产率、出口创汇率、销售利税率均居国内县级同行前茅。
位于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区的常熟市,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招商引客,放权于“三资”企业,促其发展。他们努力处理好国际惯例与国内现行体制的关系,在用工、分配、价格等方面充分尊重“三资”企业的自主权。常熟五洋皮件有限公司,今年自营出口预计可创汇450万美元,有职工900人,但管理人员仅18人。去年,常熟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40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受淹。灾后,各部门优先为“三资”企业组织救灾人力,调运救灾物资,落实救灾措施,银行拨出专项贷款,供电局及时修复线路,税务部门酌情减免税款,确保受灾企业一个月内全部复产。常熟市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引导全市把上合资项目的干劲与搞好企业管理的韧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三资”企业的管理水平。1987年、1988年吴市乡先后创办的2家中外合资企业,一度成本居高不下,产品滞销,效益低下。常熟市、乡各有关部门派专人深入工厂,帮助开拓经营渠道,强化管理。如今,这2家企业已成为吴市乡工业骨干企业,实现利润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乡的70%和75.5%。
依法管理三资企业,是实现“优生优育”的保证。常熟市坚持“三资”企业中方董事长、总经理例会制度,旨在宣传政策法规,检查合同、章程执行情况。在管理中,他们一方面帮助企业确立董事会的合法地位,对双方出资、引进设备、开业投产工作以及中外双方责任分工、落实措施等提供咨询指导;另一方面严格要求董事会履行合同章程,对违反企业章程、不执行中外双方合同的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违反合同章程的侵权行为引起的纠纷予以制止。常熟市还先后为“三资”企业举办了外语、报关、财务、涉外法规等培训班20多期,并选送100多人到大专院校等单位培训提高依法治厂的水平。目前,常熟市已有50多家“三资”企业独立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产品直接出口的能力明显提高。“三资”企业由工业项目逐步向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潘昌凡 陈凯 王鹤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