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北赵八庄是这样对待烈属军属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1-14
第3版()
专栏:

北赵八庄是这样对待烈属军属的
力文
全村人的心向着军属
去年十二月四日,河北省深泽县优抚模范村北赵八庄群众讨论决定:从六日开始,在三天内进行全村性的积肥运动。积肥运动的第一天,要求全村男女给缺少劳力的烈属军属积土造肥,保证烈属军属一九五三年增产。
去年十二月六日天气格外冷。原说是早饭以后才动手,可是太阳刚一露红,宣传员便在屋顶广播了:“王老涛打响了第一炮,提前出车,现在已经在给军属王趁心家拉第二车土啦。”王老涛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翻身农民,生产互助组的组长。他们的互助组在头一天便商量好,全组三套车第二天完全出动。王老涛和年青小伙子王济生伙赶一辆车。夜里,王老涛多加了两勺料,牲口早就吃饱了。东方才发白,他就喊醒正睡得呼呼的王济生,套车下地了。两个人用镢头挖起冰冻的土块,装上满满一车,把车赶到军属王趁心门前的时候,天才大亮。当他俩赶着车又走进村口的时候,碰着支部书记焦秋来了,秋来说:“老涛真行,起模范作用啦!”济生口快,他说:“咱这是第二趟车了。”王老涛靦覥地说:“这算不了啥模范,给军属积肥,早起一会,多拉一趟是一趟!”
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给每个农家的房脊抹上一层金色。人们已早早吃罢饭了。一片吆喝牲口的声音,大批的车辆出动了。头上扎着白毛巾的青年团员,穿着绿袄红裤的年轻妇女,背着筐,担着挑子,走出家来了。有人嫌筐和挑子不得劲,推着小红车出来了。
北赵八庄像节日一样的热闹起来了。大街上,“优抚模范,群众先锋”“爱国丰产村”“税征模范村”……十五面鲜艳的旗帜迎风飘扬。这些荣誉的旗帜鼓舞着人们拥军优属的热情。
路的一边,插着小红旗的大车一辆挨一辆地从街东头出村了,旗上写着“给光荣军属积肥”的字样;另一边,一辆又一辆满载土块的车返村了。背筐的,担挑的,推小车的,穿梭似的来来往往。忽然,八九个人拉着满满一车土过来,许多人向中间“驾辕”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喝起采来:“焦雪子真棒啊!”这一下提醒了宣传队的队员们,他们把小车让给别人,找到一辆空闲的大车,也装备起来。在十字街头,两辆人拉大车碰头了,双方都故意加快脚步,向对方挑战,高喊着:“焦雪子组加油啊!”“宣传队加油啊!”
焦雪子一帮人正在村东头大坑里装土的时候,我遇到了他们。寒冷的天气,雪子只穿着一件单布衫,身上直往外冒热气。我忍不住说:“小伙子累得够呛啊!”没等雪子开口,旁边一个互助组组员插嘴说:“人家雪子真能干,外号叫‘黑将军’,能吃能做。吃饼子一顿七八个,干起活来一个顶俩。秋天,雪子给军属刘香台浇地,搭黑上井台,一气浇到东方亮,一浇一整宿。”雪子见人夸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人家宣传队是俺村的模范。不论是生产、修路、征公粮,给军属地里锄草、治虫,样样走在头里。今年夏天,宣传队队员们利用‘歇晌’时间,自备烟叶水到军属棉花地里治蚜虫,得了村上的模范旗。不过,这次给军属积肥,俺们互助组要赛过他啦!”说到这里,雪子告诉我他们小组昨天晚上开会的情形:组里有六个小毛驴,都驾不起辕来,一头能驾辕的牲口又恰巧生病了。用筐给军属背土吧,都觉得不得劲。几个人琢磨了一会,索性用人拉车,能多拉些土。雪子告奋勇“驾辕”,他说:“我力气大,身体结实,出不了差池!”说着,一车土已经装好了。雪子一个箭步跳到车前,在“驾辕”的地方站定,车鞶搭在肩上,两臂驾起车把,八九个人一声呐喊,硬是把一车土从坑底拉上来了。
全村人的心都向着军属,人人想为军属尽自己一份力量。背不动筐担不起挑子的几个老汉,在十字街附近用铁铣铲着道上的大圪塔。他们想修平道路,让每辆车多装些土。老年妇女邸萃珠也杂在人群里,拐动两只小脚,不言不语的给军属背土。王连祥老汉六十八岁了,背了大半天土,后晌人们劝他:“这么大年纪了,歇歇吧!”他说:“行,我背得动!”这位早已远远超过代耕年龄的老人,一天里为军属们背了四十多筐土。驼背的王瑞辰对焦雪子说:“我不能帮助你们装土,我也要为军属做点事啊,让我替你们记账吧!”他便认真地担当起这个责任来。他站在路边上,指点着这车土应该拉到那个军属家,那家军属已经有多少车土了。
午后,村里更热闹了。八九十个小学生也来参加背土。大一些的孩子们从村边大坑里向家背土,小一些的就把烈属军属门前堆的土背到猪圈跟前。孩子们来回跑着,紧张得满头大汗。
这一切,对烈属军属们是多么大的安慰啊!七十五岁的烈属焦老惠老大爷拄着拐棍走出家来,坐在临街的石滚上,慈爱地看着来往运土的人们。军属刘香台大娘烧好开水,让焦雪子一伙人喝水,“俺们不渴!现时天短,不能耽搁工夫!”小伙子们一面回答,一面卸土,卸完土,拉起空车,咕碌碌的,一群人像一阵风似的又下地了。
先军属后自己
北赵八庄人民在每个生产季节,不论是开春时的深耕,夏季的锄草、收麦、治棉蚜,还是种麦、秋耕地,都是尽着烈属军属的活先做。“先军属后自己”,已经成为这个村村民的习惯,或者说是社会风尚了。
当上级号召爱国增产的时候,焦俊江代耕组的组员们首先想到的是烈属王贞凤的土地。王贞凤的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组员们讨论着:日本鬼子一次扫荡烧了咱村三百多间房,杀死三十多口人。那时是啥年月啊,村边有鬼子的碉堡,眼看着地里长起荒草,不敢回家种地;现时咱安居乐业了,好日子是烈属们的儿子用鲜血换来的,咱一定要给烈属搞丰产,一来让烈属满意,二来也可帮助国家照顾她们。组员们计议好,便去和烈属王贞凤商量。老人家十分高兴地一再说:“咱要少定点产量,免得人家说咱吹气哩!”他们把一亩四分谷地作为丰产地,按照老人家的意见,计划每亩产谷五百斤(常年产量是三百斤)。组员们把这块谷地耕四遍,耙六遍;谷苗长出了,两次定苗;锄了三遍,浇了九水。去秋天旱地干,八十多亩地靠一口井,白天浇不过来,晚上浇。他们曾连着在三个晚上,一浇一个整夜。组员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一亩四分地竟收了一千二百一十斤谷子,每亩平均产量八百六十四斤,超过原计划产量百分之七十二点八,超过当地一般产量的一倍多。创造了全村丰产谷的最高纪录。
过罢旧历年,代耕组长焦未子便领着全体组员到军属刘香台家里商量全年生产计划了。刘香台说:
“别的没啥困难,就是俺那块地一头高一头低,八亩多地就有三亩多浇不上水。”代耕组员说:“您放心吧,俺费点功夫,便把您这地修整好啦!”地里刚解冻,自己活还未动手,焦未子就领着五六个代耕组员在刘香台家地里修整地形了。把高处的土起去一层,填在低处,是比较简单的,但焦未子他们没有这样做。焦未子说:“咱们要爱惜军属地里的‘活土’(地面上的一层土,多年耕作,松软肥沃,叫活土),把‘活土’敛成堆,把高处的死土起去一层填低处,然后再用‘活土’铺平,咱们多费点力气,军属能多打粮食。”组员们也都觉得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前方的战士。几天以后,焦未子高兴的对刘香台说:“您大婶到地里看看去吧,那块地整好了。”这时,老百姓都在酝酿着买猪,焦未子也劝刘香台买个猪。他说:“您买个猪,垒起猪圈,俺们抽空给你拉几车土,您好歹给地里积攒些粪。”刘香台说:“好是好,我现时还没钱哩!”于是焦未子把自己准备买猪的钱,先借给刘香台买了猪。春耕前便给香台家积了十几大车粪。由于刘香台的八亩半地全部变成了水田,再加上肥料充足,一九五二年的产量较一九五一年增加一倍还多。一九五一年刘香台家每亩地平均产量是谷子二百三十三斤,一九五二年增到五百一十四斤了。
在趁墒种棉的时候,军属王趁心家在棉籽浸种时浸坏了,代耕组长郝瘦巴把自己的棉籽先给王趁心家耩上。代耕队员王小六,白天用牲口给军属耩地,夜里让他的小子和闺女拉耩子,再耩自家的地……一九五二年秋收后,县检查组在这个村作过一次逐户检查。全村三十一户享受代耕的烈属军属,共种棉花七十亩零五分,产棉一万二千六百八十斤,每亩平均产量一百七十九斤,每亩较一九五一年增产五十九斤;共种谷子二百六十八亩,产谷十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五斤,每亩平均产量四百零一斤,较一九五一年每亩增产一百三十三斤。
关心军属日常生活
代耕组员们不仅包种烈属军属的土地,保证产量;他们还经常关心解决烈属军属日常生活上的困难。在地里活不忙的时候,郝瘦巴代耕组首先给军属王趁心修平了院子,垒好了猪圈。又问她还有什么困难。她说:“我有心盖个饭棚。在一个屋子里又是住又是做饭,到热天很不方便。”代耕组员们一合议,替王趁心打了五百块坯,麦前便把饭棚盖起来了。烈属焦老惠是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两腿生连疮。这种疮每遇热天,格外脏,还发出强烈的臭味。代耕组的邸萃珠不嫌脏也不嫌臭,每天耐心地给老人洗疮敷药,终于把疮治好了。王胖臣给焦老大爷挑水时,看到老人家在厕所里大便,起立很不方便,他就在厕所里放上一个小板凳,板凳前立一个木桩,老人家用手抓着木桩起身,便不觉费力了。焦老大爷说:“旧社会里,儿女们不孝顺的,也不听老人指使。俺村群众待我够十成,大处小处都想得到!”
一年比一年强
一九五二年烈属军属的冬麦播种,比全村群众提前一天完成了。烈属军属的闲地都已冬耕两遍。前些时下了一阵小雨,雨后有些代耕组又把军属的地耙了一遍。每户军属都和别人伙打了水井,每家都有猪有圈。这就是说,一九五三年烈属军属增产的条件比一九五二年更好了。
去年,各代耕组都已订出一九五三年的代耕增产计划。当我离开这个村的前一天晚上,青年代耕组组长焦俊江交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他组一九五三年的代耕计划。计划上订着全组的努力目标:谷子每亩较一九五二年增产七十七斤;棉花每亩增产八十斤;亩半麦子计划收三百五十斤,较常年产量每亩增产九十斤。计划上还详细规定着达到一九五三年增产的办法。比如,麦地将采用三次施肥的办法,亩半麦地已用豆饼一百四十斤和十车圈粪施了底肥;代耕组再为这块地积二十车圈粪,一九五二年冬蒙一次圈粪,一九五三年春天上一次追肥(用十车圈粪,四十五斤豆饼)。锄两遍苗,浇五次水。当时我仔细计算了他们保证增产所用的肥料,除了已经用到地里的以外,代耕组在去冬今春还需要再为军属积圈粪六十车,动员军属买三百四十斤豆饼。我真有些怀疑了,我问焦俊江:“军属有钱买这样多豆饼吗?”焦俊江说:“我们开始和烈属王贞凤商量明年(一九五三年)增产计划的时候,她一听要买三百多斤豆饼,就吓住了。”我提醒她:“今年(一九五二年)不是丰收了吗?一个老太太收了一千二百多斤谷子,五百多斤棉花,有吃有余,拿出三四十斤棉花的钱来买豆饼,便用不清啦。”老人家才悟过来,说:“行!我能买得起。”焦俊江接着说:“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上升,俺也保证让军属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强。”
焦俊江最后告诉我一个在去年(一九五二年)春天发生的故事:焦未子代耕组请了河町、陈庄的把式给军属刘香台家打井。乡下的惯例,下井的把式必须吃好饭。可是,这一次下井的把式们听说打井是为军属使用,便主动提出来:“咱们要让军属节省点,高粱、玉米饼子吃饱就行!”七个把式花了八天时间,把井修好,安上水车。按一般市价,至少要付工价八十万元,下井的把式们却只收十五万元。他们说:“为军属干活不同一般,能挣个零花钱就行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