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学习十四大报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2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
  ——学习十四大报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
龚育之
十四大胜利闭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热烈欢迎大会的成果,正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所作的十四大报告。以此为契机,一个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潮正在兴起。
十四大报告在谈到当前国际上发生的急剧变化的时候,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问题。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历来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大会从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日益显出充沛活力的历史经验中,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为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正如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能够掌握中国的命运,夺取自己事业的胜利一样,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和统一全党的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定能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夺取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加辉煌的胜利。历史必将证明这一点。
(一)郑重的历史结论
十四大报告回顾14年的伟大实践,对党在这个过程中为实现历史转折、开创新时期新局面而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郑重地作出了历史性的结论。
这样做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统一对历史的认识,是为了全党在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和路线的基础上,更好地团结一致向前看。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起了这样的作用。历史决议结论做到1980年,那以后还没有专门的历史结论。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国内外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使大家都要冷静地思考过去,思考现在,思考未来。我们的路线、我们的许多决策,包括历史决议在内,是否正确?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不久,小平同志就说过:“是不是因为发生了这次动乱,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就发生了问题?”他认为,对这些大的问题,必须作出明确的、肯定的回答。他说:“我最近总在想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我们没有错。”“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在去年的国际剧变之后,在一些同志头脑中重新发生了这个问题。今年初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又对此作出了回答。他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
正是根据小平同志这些讲话的精神,十四大报告承担起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作历史结论的庄严任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对这些重大决策作出结论,肯定下来,这对于全党统一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有很大的好处。
十四大报告在回顾历史的部分对十四项重大决策作出了结论。从14年前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批评“两个凡是”这头一项重大决策开始,到今年初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号召思想更解放一点,中央政治局作出加快改革开放和建设速度的重大决策为止。既反映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清理历史是非上的拨乱反正,又反映了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其他方面体制、从对内开放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既有确定重大战略方针的决策,包括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在国际剧变中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有确立重大理论观点的决策,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姓“社”姓“资”、1984年到1988年经济的飞跃发展是功是过,都作出了结论。对几次历史性的会议——标志新时期开端、新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历史决议、基本完成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举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提出“两步走”(后来发展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十二大;转入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进行长期的教育和斗争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十三大;在平息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选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宣布党的基本路线不变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都作出了评价。
14年中我们党的决策还有很多,这十四项是最重大的,它们显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自己开辟的道路上迈步前进的巨大而坚实的足印,展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胜利进程。
事情很清楚,作出这些决策并不是很容易的,许多决策都不是没有不同的意见,不是没有一些人一时跟不上。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不仅是说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也不仅是说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14年的经验教训也是如此。解决这些问题,14年的一个创造,就是不搞争论,不搞批判运动,主要看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最雄辩,实践推动人们的认识前进。
14年党的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从实践效果中得到证明,又由十四大作出郑重的历史结论,用科学的权威和组织的权威这双重权威使全党获得共识,这就大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不移、义无返顾地沿着我们已经开辟的道路奋勇前进。
(二)理论的新概括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党的文献中已经作过多次概括。十四大报告在这些概括的基础上所作的新概括,有些什么特点呢?
第一,这次的新概括,充分反映了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精神。这个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对过去阐述过的论点又有新的重要发挥。
第二,这次的新概括,着重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高度来进行论述,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发展阶段问题,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加上用“一国两制”完成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一共九个问题。报告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这里讲“第一次”,并不是不承认过去探索答案的成果。过去得到的成果很重要,我们要继承一切积极的成果。但过去的成果不够系统,还包含不少曲折和失误。现在得到的答案比较系统和正确,当然还是初步的,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和丰富发展。
这里从中国实际来谈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讲的是个性,是中国特色。当然也联系到从《共产党宣言》以来的历史和当前国际的变局来思考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个性中包含共性。但是我们用自己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决不把自己的理论强加于人。第三,这次的新概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体智慧和个人贡献,作出了论断。就是说,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下了一个定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总结全党全国人民经验的基础上,这个领导集体的成员,特别是其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个理论的创立都作出了贡献。而作出了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的,当然是小平同志。这个理论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小平同志的著作和谈话以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决议这些文件中。
小平同志非常强调群众的创造。他在南方谈话中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农村改革最突出,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十四大报告指出: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
我很赞成这样的看法:从马克思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成百年、两百年、成千年所产生的问题。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他不在以后50年、100年所出现的事情,不能要求他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不用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用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
(三)经验的集中点
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心一意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就需要同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提出“不动摇”、“不改变”的问题,是有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需要的。十四大报告中说:“在历史上,由于没有能够清醒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我们有过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严重教训。”这是指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后的情况。八大一次会议曾经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前后,党多次讲过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当时国际上发生的事件的影响,由于国内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我们逐步改变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从而动摇了八大一次会议的正确路线,重新强调以阶级斗争、以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这种“左”的错误,由于后来国内外一些事件我们又未能清醒对待而进一步发展,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长达十年之久的动乱。这个历史教训的确是极其严重的。
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和八大的时候比较,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情况的确是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不是没有遇到过国际国内的风风雨雨。如果不能清醒对待国际国内这些事件,或多或少地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偏向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地、沉着地对付和处理了这些事件,同时又不受干扰,不因为这些事件而离开我们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路线。党中央是这样把握局势的,也是这样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的。
比如,1984年,在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的任务以后,国内外有许多议论。小平同志反复指出:有人担心我们的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为什么?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改变了,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所以人民不会赞成。”
1987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开展以后,小平同志又说:“世界上有些议论,说中国会不会因此而改变既定的方针政策。不会的。搞了八年了,既然是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为什么要改变?”他还说过:“这个‘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而且我相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还要议论。我们要用事实证明这个‘不变’。”
1989年的国内风波和近两年的国际剧变,其严重性和震撼性,是近十几年来我们遇到的国际国内事件所不可比拟的。但是,因为有小平同志这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深远战略眼光的革命家把握局势,我们的党中央果断地处理国内的事件,沉着地应付国际变局,并且以事实证明了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相结合的路线的“不变”。
小平同志今年的南方谈话,就是这种智慧和远见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警惕来自右的动摇,主要是防止来自“左”的动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有了八大一次会议以后没有清醒地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而离开经济建设中心的教训,又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能够清醒地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而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经验,在今后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更加清醒地经受种种必然还要遇到的风浪的考验,以求比较顺利地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
十四大报告用“又一次伟大革命”来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其所以说它是一场革命,一方面指它是对体制的革命,同时又是指它将使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显示出来,将使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取得一个巨大胜利。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直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问题将最终获得解决。这当然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发生巨大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