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百词解说(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2
第5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百词解说(一)
编者按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为了配合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十四大报告,本报特邀中年学者、经济学博士魏杰主持编写了这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百词解说”。参加撰写的有马壮昌、谢平、林岗、胡建平、高德步、蔡家成、朱洪涛、潘金根、王元龙、杨纪东10位中青年学者。
我们推出这一“解说”,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这些解说,具有作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性思考的特色,仅供读者参考。
市场经济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实践证明,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等问题,都依靠供求的力量来解决。市场经济有三个要点:(1)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独立的法人,是市场的主体;(2)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与市场有密切的联系,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的;(3)市场机制是经济内在的本体的机制,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着整个社会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并且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就产生了市场经济。最初是自由市场经济。在商品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是自由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是它的显著特点。当今世界正在发展着的是现代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一方面是市场机制发展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宏观控制产生,从而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虽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完全是自由市场经济时代的那种无政府状态了。 (马壮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组织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有社会主义制度对实行市场经济时提出的利益关系和发展目标方面的制约。它的主要特点是:(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市场的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2)市场经济关系中存在着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3)国家在全社会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对全社会的供给与需求实行宏观调节。
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情况是:(1)企业没有完全成为市场主体,市场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建立,市场机制发育很不成熟,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农村的很大部分还没有在经济深层与市场相联系;(2)整个生产要素市场滞后,价格信号失真,要素不能流动,行政手段与市场功能在许多方面发生摩擦;(3)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同时并存;(4)宏观上对市场机制的调控很不成熟,使政府的间接控制难以实现;(5)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较低,在国际市场经济中我国占的比重较小。
实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更是如此。这是因为:(1)市场机制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使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最佳组合;(2)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鞭策企业机智进取,冒险拚搏,勤奋创业;(3)市场能够给人们的劳动以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评价;(4)市场机制能够灵敏地将社会各种经济信号收集起来,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从而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搞市场经济,前人未曾遇到过,我们必须大胆实践。 (马壮昌)
资源配置
对经济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选择,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议题。任何社会都面临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而社会的经济资源是稀缺的,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的增加将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该种资源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各种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的一种,以达到社会最高效率和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
资源配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市场,一种是计划。资源的最优配置是指:资源必须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资源必须分配给生产效率最高的使用者。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是任何资源不论投入何种用途,其边际产品必须相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最优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而取得的。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引导资源从获利较少的用途转向获利较多的用途,从不太重要的用途转向重要的用途。 (马壮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