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德阳的跳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4
第4版(要闻)
专栏:改革开放换新颜

德阳的跳跃
本报记者 陈华
平坦宽阔的高等级流,鳞次栉比的高楼……面对这些随处可见的城市化足迹,谁能相信:这是德阳建市9年中迈出的步履?
表象的背后,是发展的实绩:9年间,德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倍,财政收入增长近4倍,城乡居民储蓄每年递增36.9%。
再看看另一种统计:对全省21个地、市、州的16项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德阳位居第一。
无论纵向看,还是横向比,这9年德阳市经济都是在跳跃式发展。
德阳350多万人口,有18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的发展快慢,影响全市工业化的进程。于是,德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3年,德阳乡镇企业总产值仅3.4亿元,1991年增长到76亿多元,9年增长20多倍,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提高到801元,名列全省第一。
无疑,这是一条快捷发展的好路子,但并不一帆风顺。有段时间,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好,省里一些地区纷纷“刹车”。德阳依然从实际出发,在全市着力发展乡镇企业。结果,德阳乡镇企业不仅没滑坡,还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为日后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德阳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
建市9年,适逢两次大的经济调整。对调整,德阳的态度则是:面对现实,因地制宜。他们有一个口号:“抓发展,一通百通;抓控制,一阻百阻。”他们的着眼点是如何发展自己。因此,他们“双拳出击”:一方面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适应社会需求;一方面调整社会需求,满足已有产业的生产能力。不是建材业很困难吗?我们的交通不也很差吗?何不在自己这个“宏观”的盘子里来个以产业驱动产业?于是,德阳在治理整顿期间,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完成了25万处农田水利设施、旌湖治理工程和200多公里的高等级公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结果,被动变为了主动,产业活了,经济也发展了。
从1983年到1990年,德阳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分别为18%、27.2%、19.9%。如此快速的发展节奏,效益如何?工商银行调查发现,德阳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是1∶1.7,这在全省是难以找到的。还有一个事实是,这几年德阳市属52家企业无亏损。
德阳从实际出发,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办法去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建市9年,9年发展,始终坚持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德阳较早地进行了产权转让的改革,这使它的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治理整顿期间,不少地方的企业觉得无法有所作为,德阳的领导却从当地老百姓的“逢快莫赶、逢贱莫懒”这句话里得到了启示,抓住时机搞企业的技改,结果投资省,又为下一阶段经济的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德阳的工农业总产值将比去年增长23%,财政收入增长9.2%。
德阳又迎来了新的经济起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