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6
第5版(理论)
专栏: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笔谈⑤

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桂世镛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们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的时刻,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偶然的。这是客观形势的需要,是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和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深化的结果。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和现代化建设展开以后,解放生产力的使命并未终结,还需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蓬勃发展。
我国原有的体制,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其主要弊端,是决策过于集中,基本上用行政指令分配资源,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压抑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效益的提高。因此改革原有体制和建立新体制,核心的问题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商品经济是同私有制相联系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指令性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显然,不破除这种不正确的观念,要改变原有体制是困难的。过去也曾多次下放权力,想改变高度集中的体制,但由于跳不出上述观念的禁锢,都没有能触及问题的要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的束缚,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形成新的认识。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正是在《决定》指引下,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显著增强;一方面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明显缩小,国家计划管理朝着适应市场运转需要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向转变。现在,我国农业生产已基本上在国家政策和计划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工业生产中,国家指令性计划的部分只占总产值的10%多一点。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和相当部分生产资料已放开经营;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由国家定价的部分只占10%,基本由市场调节价格的部分占90%;工业生产资料销售额中,基本由市场调节价格的部分也已占到70%左右。国家直接掌握的投资,大体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改革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80年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还不够。主要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还没有转变经营机制,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效益仍然比较差;一些基础产品存在价格“双轨制”,国家控制的价格偏低,价格扭曲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市场体系发育不够也不平衡,分割、封锁和垄断的现象相当普遍,市场规则很不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迟缓,对企业的干预仍然过多,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以致出现了某些调节“真空”,等等。90年代我们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同国际市场衔接,以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和技术。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更大胆地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今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高屋建瓴,因势利导,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观念的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基于这种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就使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改革的信心更加坚定,从而必将加快改革的步伐和新旧体制转换的进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由之路
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归结起来是通过三个相互联系的机制实现的。一是价值决定机制,即产品的价格要反映价值,而产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这样,个别劳动消耗量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生产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而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生产企业则利润减少,甚至要亏损,从而推动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供求机制。产品价格不仅要反映价值,而且要反映供求关系。供过于求的产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不应求的产品,价格将高于价值,从而促使企业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竞争机制。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效率增进和供求变化中不断波动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同其它企业竞争,你追我赶,优胜劣汰,从而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提高。可以看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有这样几个特点:(1)资源在部门、企业间的配置,是同部门、企业对资源使用的效率紧密结合的;(2)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又是同部门、企业的经济利益、经济责任紧密结合的;(3)资源配置同社会需求变化的联系,是比较紧密和及时的。这些特点,使市场成为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与能动性的有力工具。
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要排斥市场呢?根本原因是受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不正确的认识。采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和开放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系。而过去认为只有私有制的企业才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的私人劳动要表现为社会劳动只能通过交换,通过价值这种迂回曲折的途径,因此,社会资源的配置必然也只能采取市场手段。一旦生产资料为全社会占有后,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有了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企业不再应当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能自主经营;另一方面,社会劳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会变得一目了然,社会资源可以由政府通过定额和计划直接进行分配,不必也不能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正是受这种认识的支配,我们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过渡;在经济体制上强调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管理,实行指令性计划、统收统支、统购包销和物资的定量分配与调拨。结果,企业成为行政附属物,市场成了异己的东西,被越来越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严重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在看来,这些看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不正确的。且不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即使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由于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作为集合劳动体的企业不仅要独立计算盈亏,而且这种盈亏还必须同企业职工的收益联系起来,就是说企业还存在着独立的经济利益。同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社会劳动都非常复杂而且千变万化,它们之间的联系绝不可能统统由一个机构来加以计算和计划。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害,就在于它脱离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既不能正确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否定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能动性,使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缺乏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又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劳动,全面细致的计划不但影响效率,还往往与实际脱节,犯主观随意性的毛病。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包括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都还有自身的经济利益,社会生产的规模和分工又日益扩大和复杂,商品经济就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市场就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加给社会主义经济的异物。只有按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办事,自觉地运用和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才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不是说计划作为又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就可有可无,应当削弱乃至取消呢?不是。市场机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弱点。主要是市场调节受局部利益驱动,势必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对局部来说是可行的、有益的事情,从全局来看却是不可取的。市场反映人们的一时偏好,并不一定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同时,市场调节只指明资源的投向,并不标示需要投入的量,而且有滞后性。至于那些不能进入商品经济的社会领域,当然更不能靠市场去调节了。所以,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和完美无缺的,有些事情是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这就需要运用计划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受到私有制的局限,也早已不同程度地注意运用计划手段,可见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们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当十分重视和有效运用计划手段。计划手段的长处,是可以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考虑资源配置,能够自觉保持经济的总量平衡和集中必要的力量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比较迅速地优化重大结构和布局。这一点,对于我们这样经济后进的国家来说尤其不可忽视。计划体制和计划工作,应该通过改革实行一个大的转变,但决不能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否定必要的计划手段。重要的问题是要更新计划观念,改进计划方法,使计划的内容与形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计划的重点应当是,合理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外,计划主要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来实施。总的来说,计划与市场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反映市场,促进市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而这种引导又主要是通过和运用市场进行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形式和各自作用的强度会有所不同,判断这种结合是否适当,应该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
既然市场经济不属于基本制度范畴,为什么还要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这是因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之下的,它既有一般市场经济共同的东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而形成的特点。在建立新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探索和解决一些前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市场经济共同的要求改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使之更加完善和发展。前面说过,我们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原来采取的是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形式,这种形式不符合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也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转的需要,必须加以改变。办法就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与此相适应,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也要转变,不再干预法定给企业行使的权利,而主要搞好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搞好宏观调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其它一系列配套改革,做到既坚持公有制又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才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有类似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和我国的其它条件,探索和规划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国的条件不同,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也各异,有所谓“分散式”、“协调式”等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当然更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它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体现和维护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在经济调控中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协调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关系,等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完全可以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更有成效,我们要努力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既要作持久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哄而起;同时要有紧迫感,大胆探索,积极推进,不能贻误时机。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发展要依靠改革,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不能等改革好了再发展,也不能等发展到一定水平再改革。改革与发展处于互相促进的比较紧密的循环之中。总的来说,每一步改革,都应当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经济向前迈进;而经济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承受力,又为下一步改革准备了条件。有些改革符合长远方向,但可能短期内不能对经济起明显的促进作用,甚至要加重一些负担;有些措施对解决近期问题有利,但同长远的改革方向不一定吻合。对于这两类事情,应当根据现实情况,在从全局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的前提下,妥善加以安排。发展依靠改革,也要为改革创造条件。要坚持总量平衡,控制通货膨胀,这样既可以促使企业从深化改革中去求发展,又可以为推进改革提供必要的经济社会环境。
二是各项改革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好几个重要环节:(1)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2)培育市场体系,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有效的经济调控体系。这些方面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单项突进往往难以奏效,必须综合配套进行。但综合配套不是齐头并进,更不能各搞各的,互相掣肘,应当有序地、相互配合地推进。就改革全局看,当前要着力抓好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同时积极培育市场体系。就市场体系的发育来说,应当首先抓好商品市场的发展,相应地培育要素市场。这不是把各项改革截然分开,事实上也必然有交叉,但大体要有个次序。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去实现改革的目标,明确每个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中心把各项改革组合起来。
三是破除旧体制与建立新体制的关系。破除旧体制是建立新体制的前提,但不等于就有了新体制。这里有大量艰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工作要做,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创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的工作越来越重要,需要把它放到突出的位置上抓紧抓好。总的来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当坚持先立后破或破立结合的原则,以避免中断经济的正常联系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一切重要的改革措施,都应进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有了比较成功的办法和制度再加以推广。要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敢于试验,及时总结经验,这样才能闯出一条路子来。同时在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上,要加强纪律性,严格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和部署。
四是推进改革与培育人才的关系。新制度的建立和运转,需要有掌握新知识的人才。可以说,能否尽快培养大批熟悉市场经济的各级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要动员广大干部从改革实践中努力学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的培训,使他们迅速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在新体制下开展工作的本领。同时,要改进目前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使之更加密切地为经济改革服务,加快培养各类适用的专门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