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依靠科技进步培育专业市场四川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7
第2版(经济)
专栏:

依靠科技进步培育专业市场
四川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本报讯 四川省在农村解决温饱之后,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引导农民实现由温饱到小康跨越。
四川农业获得连年全面丰收,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质量档次低的农产品卖难情况突出,进而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或少增收,使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比差距拉大到20%以上。省委、省政府认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四川才能改变“高产穷省”的局面和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实现农村小康的目标。
近几年来,四川省主要抓了以下5个关键环节:
——下大力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产。近4年来,在国家扶持下,川中丘陵区共改造中低产田土860多万亩,基本达到当年改造、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下决心调整种植业结构。1991年,经济作物增加940.3万亩。全省粮食着力提高单产,总产量比1980年增长26.9%;油料、糖料、烤烟等经济作物产量比1980年增长1.1倍。不仅满足省内市场供应,每年还向京、津、沪及拉萨等城市输送新鲜优质蔬菜10多亿公斤。
——狠抓各类商品基地的建设。全省现已建成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83个;建成国家果品基地县7个,省果品基地县30个,同时,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和荒水,发展林、果、茶、桑、药、渔等骨干产业,共达2500多万亩。
——依靠科技,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每年有2万多名科技人员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承包,并加强水稻、小麦、畜牧业良种繁育推广,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共推广10多项新技术。
——疏通流通渠道,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贸集市和农产品贸易中心。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经营贩运,发展以国营商业为主渠道的多渠道流通。(赵世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