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爱国卫生40周年笔谈(7)

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广东省佛山市市长钟光超
1957年,中共佛山市委作出了把佛山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之城、文化艺术之城、整洁美丽之城”的决议。接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组织全市人民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爱国卫生运动高潮。仅在一年多时间里,清理了8公里长的环城臭水沟;建成了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网管;根治了全城下水道,全面铺平了大街小巷的道路;把近千座又脏又臭的旱厕统统改成了水冲厕;把遍布全城的几百个垃圾瓦砾堆建成了200多个街头小花园;把城乡结合部200多亩污水塘开辟成人工湖。这一系列以群众自办为主的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治理工程,结束了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道路崎岖的历史。全城呈现了环境整洁、市民爱清洁、讲卫生蔚然成风的新面貌,使爱国卫生工作跨进了全国先进行列。1960年3月,全国城市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议在佛山召开,佛山被命名为全国“卫生红旗”城市。
佛山人民十分珍惜自己动手建树的这面卫生红旗,历届党委、政府都把造就良好的卫生环境作为自己任期的重要目标,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进一步给佛山爱国卫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80年代投入了两亿多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把城市“三化”(净化、绿化、美化)建设以及“创建”、“无鼠害城”和“除四害”达标等一系列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加强爱国卫生基层组织网络和专业队伍建设,使爱国卫生组织成网配套。每个居委会配有两名年轻化、知识化的主任;每个街道都配有街道保洁队、除四害消杀队、市政工程队、环境绿化队、卫生监督队、“门前三包”员等专业队伍,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目前,全城已建成了210多公里长能防蚊、防臭、防鼠的密闭式下水道网;大街小巷实现了道路硬底化;厕所水冲式规范化,大多数公厕采用了电脑控制自动冲水;垃圾日产日清、卫生填埋。城市绿化内外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人均绿地面积4.6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100%,人日均供水量一吨以上,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以上,采光通风良好;实现了灭鼠、蚊、蝇、蟑螂、臭虫达标。建国后未发生过烈性传染病,基本消灭了疟疾、白喉、百日咳、乙型脑炎、登革热、小儿麻痹症、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创建了全国食品卫生示范区……80年代,佛山爱国卫生工作在广东省内每两年一次的城市检查评比中获得了“五连冠”。90年代第一春,又被评为广东省第一个卫生城市和全国地级市十佳卫生城市。
目前,我们正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步伐。由市、区两级人大和法制部门历时近3年酝酿重新修改制定的《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正在颁布施行。我们组织了1000多名检查监督人员,开展大宣传等活动,并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强化以法治城。以卫生、宣传、教育、文化部门为主,逐步健全健康教育网络,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树立社会大卫生观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