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初访耶路撒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7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初访耶路撒冷
许世铨
来到耶路撒冷后,行装甫卸,即迎着满天云霞登上“总督府大街”的一处观景台,古老而又神秘的耶路撒冷旧城尽收眼底:在一片开阔的谷地中央,圣殿山拔地而起,一条灰黄色长方形的巨石城墙沿山而建,城内几乎一色的黄石建筑物鳞次栉比,独有一穹庐似的金色圆顶横空兀立,在夕阳残照中熠熠生辉,那就是“圣石金顶殿”了。
由于种种原因,当翌日漫游这座古城时,我们未能登上被称为“耶路撒冷灵魂”的“圣园”,去一睹圣殿的风采,然而主人娓娓动听的介绍却使我们能神游其中,不但了解了它的“身世”,而且领悟到为什么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等许多矛盾的焦点。
所谓“圣石”是一块乳黄色巨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完整石块。圣经“旧约”上亚伯拉罕杀子祭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石头上。公元前1000年,被犹太人视为开国英雄的大卫王夺取了耶路撒冷作为都城。他的儿子所罗门王继位之后,大兴土木,在圣殿山上建起犹太教最神圣的“所罗门圣殿”。但是,随着犹太王国的兴衰,“圣殿”后来3次被毁,两次重建,它最后被罗马人摧毁之后,犹太人也被迫流亡世界各地,再也无力重建它了。它唯一的遗迹是西侧殿基的一段护墙,其后成为犹太人凭吊他们民族历史悲剧的“哭墙”(见右图)。这就是犹太人和耶路撒冷情结的渊源所在。当我们来到哭墙前时,一些人正在面壁祈祷。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普通人,也有士兵。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穿着黑色长衣,戴着黑色高礼帽,蓄着胡须的人。我们初以为他们是犹太教士,其实不尽然。主人告诉我们,他们多是传统派教徒,衣着打扮是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犹太教也分许多派别,传统派主张严格执行教规。但无论哪一派教徒,在做正式祈祷时都要准备好两个装有“圣书”语录的小羊皮袋,一个戴在头上,另一个捆在手臂上。此外还要披一件特制的披肩。在哭墙边的一处门洞里,我们看到许多教徒在祈祷,他们口中念念有辞,全身前仰后合,虔诚之态令人肃然起敬。
圣殿山也是基督教的圣地。传说耶稣是在这里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殉难的。他死后被埋在这里并复活升天。我们沿着一条据说是当年耶稣背着十字架上山的小巷拾级而上,来到了著名的“圣墓教堂”。教堂是东罗马皇帝康斯坦丁在他母亲圣海琳娜的支持下修建的,开始是由三个独立而又相互连接的教堂组成的。后来由于兵燹、地震的破坏和几次重修、扩建,逐渐形成为一座奇特的建筑物。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一个教堂,走进去才发现它有三个大教堂,即耶稣殉难、耶稣墓和东正教教堂,及几个小教堂。不同的教堂由不同的教派主持,神职人员的服饰和使用的法器也不同,形成了有趣的“分治”局面。竖立钉死耶稣十字架的石头被一巨大的玻璃罩保护着。传说,耶稣殉难时上苍震怒,大地震动,石头上留下了长长的裂缝。每年复活节时,成千上万的基督教善男信女,从世界各地来到耶路撒冷,沿着“耶稣小路”举行纪念活动。
伊斯兰教兴起之后,圣殿山又成了伊斯兰的第三大圣地。据《可兰经》的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夤夜从麦地那乘飞马来到耶路撒冷,在圣石上登天梯到七重天上接受“天启”。传说,穆罕默德登霄时,圣石也冉冉而起,天使长加布里埃尔急忙用手把它按住,至今圣石上还有他的“手印”。公元638年,耶路撒冷被欧默尔哈里发率领的阿拉伯大军所占领。从那时起直至1922年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除了十字军曾占领该城80余年外,耶路撒冷一直由阿拉伯人控制。公元691年,马立克哈里发动工在圣石上修建圣石金顶殿。这是一座八角形的建筑。在大理石的廊柱之上,建造着一个直径为22米的巨大镀金圆顶,俯视着耶路撒冷全城。但金顶殿不是寺庙,穆斯林做祷告是在附近的阿克萨清真寺,它也是一处伊斯兰圣地。
耶路撒冷的城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它是16世纪时重建的,共有9座城门,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马士革门。它不但雄伟坚固,而且建造精巧,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戎装女将,既威严又妩媚。
我们徜徉在耶路撒冷旧城蜿蜒曲折的小巷中,两旁一色黄石房屋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一处处圣迹仿佛使我们超越了时空,又回到了一幕幕历史的场景中。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但由于复杂的民族、宗教等矛盾,在它4000余年的历史中却难得享有和平,至今它仍是中东冲突的一个焦点。耶路撒冷的沧桑史给我们的启示是,用“剑与火”来解决这些矛盾,只能落得个“血与泪”的结局。“和平之城”的问题只能用和平的办法才能得到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