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与其“挤”,不如“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9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与其“挤”,不如“创”
赵加积 刘争春
今年8月以来,太原市的商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汾酒大厦以重庆长安面包车为重奖,打响太原商战第一炮。新星商场以“夏利”汽车为诱饵,争夺客户。一时间,锣鼓震耳,硝烟四起。
巨奖商战,无非是为了挤占市场份额。这样做,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是:形成竞争态势,促进商业改善服务态度,调入更多的花色品种,丰富市场,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变销售疲软局面,淘汰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等。弊端也有:它有利于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大商场,不利于势单力薄的小商店。太原市7至8月中小商店营业额,以每月递减50%的幅度下降。同时,它容易诱发消费提前,掩盖商品质量和价格上的问题。有些顾客为了中彩碰运气,不管眼前需要不需要,也顾不得质次价高,盲目购买。由于消费畸形,还可能给企业送去错误信号,如汾酒大厦有奖销售的第一轮,有些商品脱销,于是后来几家企业汲取“教训”,大量购进,造成严重积压。
与上述挤占市场份额的做法相反,有些地方采取了开拓市场、创造市场的办法,即用更高明的点子、更多的精力,开发新产品,采购新商品,创造出原来没有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如河北新城的白沟市场、北京动物园的牛仔服市场等就给人许多启发。创造市场,可以激发工商企业的创造力,避免重复生产、重复经营。如开发方便面创造了市场,倘若有人开发出方便米饭,则又辟出一块新市场。创造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专业化市场。如轴承是一种有几万个规格、品种的产品,一般机电产品商店往往规格品种不全,而大连瓦房店的轴承交易市场、太原的“亚环轴承总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商业竞争瞬息万变,非常激烈,如果不创造市场、创造机遇,提高应变能力,则有可能被挤垮。
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购物不仅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还要追求档次高、质量好以及审美价值。因此,企业不能老是被动地跟着市场走,而要主动地引导市场,引导消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不要只为挤占市场份额而冲锋陷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