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狠抓开放与开发两个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09
第5版(理论)
专栏:

狠抓开放与开发两个环节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 童万亨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具体要求加速广东、福建等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快一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精神,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步伐,关键是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深入进行市情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认识到,漳州市要狠抓开放与开发两个环节。漳州地处沿海开放区,面对台湾,靠近港澳,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厦、漳、泉三角开放地区的重要一角。这里交通便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具有开放与开发的地理、人文、气候、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漳州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充分发挥资源和政策优势,围绕开发抓开放,抓好开放促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我市的农业资源和山海优势出发,我们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建设“吨粮田”;以“林果竹业一起上,绿化致富一起抓”的原则,大规模、高起点地开发山地;开发浅海滩涂,建设“海上田园”。同时,我们还以发挥天然“大温室”的气候优势,大力开发冬季农业生产,发展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为了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我们通过对外引进,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优良品种和销售渠道,使农业开发的起点更高,空间更广。全市先后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并筛选推广农林牧渔良种30多个,引进资金创办农业“三资”企业224家。对外引进与资源开发形成优势互补,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产生显著的成效。去年农业提供出口货源总值达8亿多元,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漳州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我们在抓紧国有企业转换经营体制、增强活力,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此外,我们还按统一规划,开发土地资源,利用外资改造和建设城市。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步伐,我们重点加速以九龙江三角洲为龙头的开放开发,促使漳州对外开放向更广的范围拓展。九龙江三角洲是漳州平原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在这里,我市与香港招商局集团、中银集团等7家联合开发的“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是我市最大的土地成片开发项目。开发区从港口建设起步,重点发展远洋货物中转运输、船舶修理、高科技产业、电子工业,带动金融、商贸、房地产和旅游业,逐步形成综合性、外向型、具有对外口岸功能的经济开发区。同时,我们还抓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8个工业区的规划、建设,新开辟了6个对台、对外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区。
开放和开发相互促进,为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推动了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199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10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59.7亿元,财政收入达5.72亿元,与1989年相比,分别增长38.6%、30%、24.1%。总结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走开放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加速综合开发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投资环境,而对外开放则使综合开发在深度广度上得到大大的推进。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抓住时机,大力推进开放和开发的进程,包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条件和动力;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引导开放和开发。我们相信,通过以上举措,将使我市的开放开发迈上一个新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